本港天氣即將轉涼,多種呼吸道傳染疾病恐隨時襲港,例如流感。眾所週知,流感對老幼構成健康威脅,但本港有研究顯示,相比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構成的影響更大,尤其是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及腎病人士,這類人士出現重症以及院內死亡率均較高。有醫生呼籲,高危人士應儘早考慮接種流感及RSV疫苗。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名譽司庫、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徐詩駿醫生表示,感染RSV高危群組包括:50歲以上且患有長期病患的人士(如糖尿病、心臟病、哮喘及慢阻肺病)、60歲或以上長者、免疫力受損人士及院舍人士。他指出,雖然RSV會對兒童構成威脅,但對長者則可能帶來致命後果。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長者的RSV相關住院率及死亡率均較高。以2016至2024年年度累積死亡率為例,65歲以上長者的RSV相關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2至6.8人,而5歲以下兒童僅錄得一宗死亡病例。
研究:RSV組院內死亡率更高
不過,RSV的臨床症狀常與普通流感相似,容易被混淆及忽視。為進一步了解成人及高危群組在感染流感與RSV後住院的臨床差異,本港有團隊早前以全港公立醫院數據進行回顧性研究。研究利用醫管局的臨床資料分析與報告系統,涵蓋2016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的住院紀錄,共涉及四萬多名因RSV或流感入院的成人患者,以比較兩組患者的情況。
腎病科專科葉逸軒教授指出,研究發現,RSV組患者的共病明顯較多,特別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及腎臟疾病。與因流感入院者相比,感染RSV而住院的成人患者整體病情更為嚴重,院內死亡率亦顯著較高,約為流感患者的2倍。
末期腎病者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
針對RSV住院患者的風險分析亦顯示,患有末期腎病並需接受透析者的院內死亡或嚴重併發症風險上升3至5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上升約3倍;心血管疾病患者則上升約2倍。此外,高齡亦是高風險因素之一,年齡每增加一歲,院內死亡或嚴重併發症風險也會隨之上升。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全球健康榮譽顧問黃至生醫生預計,隨著本港人口持續老化,RSV帶來的疾病負擔將加劇。他建議,將RSV納入法定通報疾病,有助促進病例數據收集及公共衞生決策。此外,在預防方面,他呼籲50歲以上高危群組,應考慮接種流感及RSV疫苗,以降低重症與住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