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元素,為深入了解港人的飲水習慣及對水質的關注,有機構就此進行調查,發現近半數受訪者因食水污染相關新聞而感到擔憂,更有近六成受訪者表示住處或辦公室飲用水水質曾出現異常。由此可見,飲用水水質引起社會關注。有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提醒市民,飲用足夠的水分對健康固然重要,市民在保持良好飲水習慣的同時,不妨多留意食水質量,為健康增添更多保障。
水分是人體不可或缺
水分對於人體運作至關重要,包括調節體溫及輸送營養等功能。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唐俊業醫生建議,一般成年人以每天飲用8杯水為目標。而飲水不足可能會增加便秘、痛風及腎功能受損等健康風險。此外,慢性病患者不可忽視攝取足夠水分的重要性。以痛風患者為例,充足的水分能促進代謝及排出尿酸,有助降低尿酸水平。
調查:近半數受訪市民擔憂食水水質
為更深入了解港人的飲水習慣及對水質的關注,醫健連線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發現,逾六成受訪者未能達到每天飲用8杯水的目標。在飲水習慣方面,近八成受訪者主要飲用煮沸後的自來水,其次為淨水器的過濾食水。調查更發現,近六成受訪者發現住處或辦公室飲用水水質曾出現異常;近半數受訪者因食水污染相關新聞而感到擔憂。
為應對食水水質的疑慮,約三成受訪者因食水質量問題而減少飲水,或選擇購買瓶裝水代替。此外,有八成受訪者認為淨水器可去除污染物及保障食水安全。
水質樣本符合標準
為進一步了解本港食水水質及淨水器的使用效果,機構更於全港多個住宅及工商業地點進行水質化驗。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均符合標準。淨水器更有助減少食水的氣味,及保留食水中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如鈣、鎂。另一方面,淨水器亦能濾除食水中常見的新興污染物,全氟辛酸(PFOA)及全氟烷磺酸(PFOS)及氯仿。唐醫生補充,長期接觸這類化學物,或會損害肝臟功能,甚至增加致癌風險。
有見不少市民關注食水安全,現時港府對食水供應及水質有嚴格監控,並制定了本港食水標準。政府亦會根據本地監測結果及全球最新科學數據,不時檢討監控名單與食水感官準則。然而,大廈水箱不潔及水管老化等問題,亦會影響水質。如市民關注食水水質,可採取預防措施,如使用淨水器。
關注食水水質的霞姐,患有糖尿病及痛風。因痛風病情,醫生建議太多飲水,以助改善痛風情況。但霞姐長期受夜尿問題困擾,因此減少飲水,每日只飲少於1公升水。霞姐表示,近來因新聞報導揭示水質問題,引起關注及憂慮,擔心食水質量。由於目前獨居,計劃待家人出差回來後,為她安裝淨水器以保障食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