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身體機能難免退化,連心跳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一旦心跳過慢,就會有健康風險。隨著心臟起搏器面世,由以往電線連接的儀器,到今天沒有線路、能夠更換的微型裝置,為不少心跳過慢患者解困。惟醫生提醒,心跳過慢往往突然發生,最重要是盡早識別病情,盡早求診。
人的心跳每分鐘大約六十至一百次,少於六十次可視之為心跳過慢。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心臟科專科馮永康醫生指出,心跳過慢多與年紀增長有關,特別是控制心跳頻率的心臟細胞「竇房結」,一旦失靈,有機會造成心室傳導阻滯,亦即電流訊號無法傳達至心室,以致心跳變慢,屆時心臟就無法規律地將血液傳輸全身,繼而引起頭暈及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有猝死風險。
{{hket:inline-image name="01.jpg"}}{{/hket:inline-image}}
無線起搏器 特別設計緊扣心室
馮醫生提醒,心律問題未必持續性出現,心跳或會突然變得緩慢,若然引起以上提及的病徵,就應及早求醫,透過植入心臟起搏器,有望回復正常心律。傳統上,心臟起搏器是一個有線的裝置,只需在患者鎖骨底下開一個傷口,經導管把電線放入血管並植入心臟內壁,然後再將起搏器安置於左胸皮下或肌肉層便可。
不過,這類心臟起搏器未必適合所有心跳過慢患者。馮醫生舉例,體型瘦小或脂肪量較少人士,有機會在安置儀器後傷口爆裂並引致感染;一些洗腎患者亦因治療需要而保留靜脈,就不適合植入這類心臟起搏器,取而代之,是不再使用電線的無線心臟起搏器。
馮醫生說,無線心臟起搏器的體積變得細小,不再經由胸口靜脈,而是改在大腿靜脈經心房及心室到達心臟,特點是儀器設有倒鈎,可以緊扣心室肌肉,並可因應患者日常活動而調節心跳頻率。不過,當電池在一定時間後耗盡,這個心臟起搏器就無法被取出,需要額外裝設另一心臟起搏器。
新型起搏器 可植入心房及心室
而第二代心臟起搏器就針對了這個問題而作出改善。馮醫生稱,新型心臟起搏器使用螺絲狀物體緊扣心臟,透過特殊工具可以將它繫著及解開,更換時,只要像扭螺絲般將其鬆開便可。此外,這種心臟起搏器有著兩個裝置,能夠植入心室及心房,兩者可以互相溝通及相互調節,形成正常心跳頻率,也不受外界干擾。至於哪些患者適合植入這類心臟起搏器,他指必須視乎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況而定。
由於心律問題不是定時定候發生,馮醫生鼓勵高危人士,例如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停經婦女及長者,不妨配戴能監察心跳及提供心電圖記錄的智能手錶,以記錄每日心跳,從而盡早識別病情。
馮醫生提醒,治療心跳過慢有不同方案,各有其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方案。
{{hket:inline-image name="DR.jpeg"}}{{/hket:inline-image}}
-
【未有圖】惡疾纏身|與張學友合唱金曲成名 52歲女星染1惡疾左眼斜視兼左眼凸出 |
|
-
紅十字細說人道 ︳香港紅十字會籲各界參與「可持續社區論壇2025」 實現可持續發展 |
|
-
癌症殺手|確診到病逝僅11個月 14歲少女不敵癌魔 父未及見最後一面:終生遺憾 |
|
-
中風危機丨阿燦廖偉雄因1事去年突中風險癱 分享自救法2個月急好轉 |
|
-
變化驚人|57歲前TVB「御用八婆」 轉戰內地 外貌被指再走下坡嚇窒網民:怎麼變成這樣了 |
|
-
諾如病毒|女子無戴口罩去公廁 1小時內上吐下瀉證染諾如病毒 專家拆解傳播風險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未有圖】惡疾纏身|與張學友合唱金曲成名 52歲女星染1惡疾左眼斜視兼左眼凸出
|
-
紅十字細說人道 ︳香港紅十字會籲各界參與「可持續社區論壇2025」 實現可持續發展
|
-
癌症殺手|確診到病逝僅11個月 14歲少女不敵癌魔 父未及見最後一面:終生遺憾
|
-
中風危機丨阿燦廖偉雄因1事去年突中風險癱 分享自救法2個月急好轉
|
-
變化驚人|57歲前TVB「御用八婆」 轉戰內地 外貌被指再走下坡嚇窒網民:怎麼變成這樣了
|
-
諾如病毒|女子無戴口罩去公廁 1小時內上吐下瀉證染諾如病毒 專家拆解傳播風險
|
-
濕疹患者生活質素低 類近中風病人 新藥可改善病情防併發症
|
-
Sick問識答|做運動熱身不足易「斷腳」 拆解阿基里斯腱斷裂成因+3大治療方案
|
由「有線」到「無線」 心臟起搏器 調節心律 心跳不再慢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 D250225
由「有線」到「無線」 心臟起搏器 調節心律 心跳不再慢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年紀大,身體機能難免退化,連心跳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一旦心跳過慢,就會有健康風險。隨著心臟起搏器面世,由以往電線連接的儀器,到今天沒有線路、能夠更換的微型裝置,為不少心跳過慢患者解困。惟醫生提醒,心跳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903600%2F%E7%94%B1%E3%80%8C%E6%9C%89%E7%B7%9A%E3%80%8D%E5%88%B0%E3%80%8C%E7%84%A1%E7%B7%9A%E3%80%8D%20%E5%BF%83%E8%87%9F%E8%B5%B7%E6%90%8F%E5%99%A8%20%E8%AA%BF%E7%AF%80%E5%BF%83%E5%BE%8B%20%E5%BF%83%E8%B7%B3%E4%B8%8D%E5%86%8D%E6%85%A2
https://skypost.hk/article/3903600/由-有線-到-無線-心臟起搏器-調節心律-心跳不再慢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900000/3903600/KV_0226_PRPPL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900000/3903600/
健康
生活健康
514
3903600
514
514003016
健康 生活健康
治療
健康醫療,治療
心臟 起搏器 醫生 患者 心室 儀器 年紀 靜脈 心房 心律 電線 頻率 傷口 人士 問題 裝置 血管 內壁 身體 婦女 倒鈎 特點 心血管 新型 鎖骨 長者 病情 工具 底下 導管
2025-02-25
由-有線-到-無線-心臟起搏器-調節心律-心跳不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