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記一定要用合資格熱水爐!大窩口邨一單位發生一宗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懷疑屋主使用無「GU」標誌熱水爐,淋浴期間無通風,導致住所驟變毒氣室,一家三口均中毒送院。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糖尿病年輕化 早期可無徵兆 醫生拆解5大症狀+高危因素
{{hket:ul-video id="11379"}}{{/hket:ul-video}}
家居安全|沖涼閂窗無開抽氣扇 淋浴時頭暈不適
衞生署於昨日(24日)公佈一宗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事發在前日(23日)凌晨,56歲男戶主半夜起床淋浴期間,因感到頭暈走出客廳坐下休息。稍息一會仍未有好轉,故大喊妻子帶他到醫院求醫。醫院為男戶主驗血,發現他一氧化碳中毒,繼而發現妻子亦同樣中毒。兩人13歲兒子獨留家中,警方上門調查,發現兒子當時處於清醒狀態,其後送往醫院檢查同樣發現一氧化碳中毒。三人目前情況穩定,當中兩人其後已出院。
家居安全|熱水爐無「GU」標誌 屬無煙道式禁在港使用
據了解,他們一家三口居住大窩口一個單位內,半夜男戶主因為身體痕癢而淋浴,當時住所所有窗戶全被關上,亦未有開啟抽氣扇。機電工程署其後到場調查,發現涉事氣體熱水爐屬於無煙道式熱水爐,不可在浴室內使用,而有關型號亦無有「GU」標誌,懷疑是因使用不合資格熱水爐,加上在淋浴期間通風不足,導致排出的一氧化碳廢氣在家中積聚釀禍。
家居安全|一氧化碳中毒可致腦受損
一氧化碳為一種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它是因不完全燃燒含碳燃料(例如木材、天然氣和汽油)而產生的副產品。曝露於低濃度一氧化碳的人士可能出現頭暈、頭痛、疲倦和噁心等症狀;而曝露於高濃度一氧化碳的人士則可能出現視覺受損、協調紊亂、失去知覺和腦部受損等症狀,甚至死亡。
據衞生署資料顯示,所有人都有機會因一氧化碳而中毒,較易受毒性影響的人士包括: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5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6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7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8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9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1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衞生署又指,一氧化碳的常見來源可來自室外或室內,曝露後可導致中毒。以下是4大高危行為及地方:
室外方面:
室內方面:
- 於通風不良的工作場所、家居或食肆使用故障或排氣不良的燃料裝置,例如熱水器和爐頭
- 通風不良的圍封地方,例如停車場和隧道
家居安全|機電署安全使用建議
衞生防護中心和機電署提醒市民,須確保在使用氣體熱水爐時室內有良好的通風。市民如懷疑出現一氧化碳中毒症狀,應立即求醫。
- {{hket:inline-image name="22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3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4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5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6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7_600_600.png"}}{{/hket:inline-image}}
-
| 血糖陷阱|一個吃飯次序錯誤恐害血糖飆升 研究揭只需延後5分鐘即現驚人差異 |
|
-
| 明星近況|49歲趙薇被傳患胃癌離世現身闢謠近況罕曝光 帖文一句話似暗藏玄機 |
|
-
| 隔夜飯︱男子食隔夜炒飯確診「炒飯綜合症」入ICU險亡 專家警告6種隔夜餸勿食嚴重可2小時奪命 |
|
-
| 癌症殺手︱「新秀」出身男星罹淋巴癌逝終年35歲 生前積極抗癌喊話:我不會輸 |
|
-
| RSV病毒感染大增 50歲或以上長期病患宜接種疫苗 提防家人互相傳染 |
|
-
| 降膽固醇|醫生推薦「降膽固醇恩物」 餐前喝這1款飲品脂肪排出量激增55% |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
血糖陷阱|一個吃飯次序錯誤恐害血糖飆升 研究揭只需延後5分鐘即現驚人差異
|
-
|
明星近況|49歲趙薇被傳患胃癌離世現身闢謠近況罕曝光 帖文一句話似暗藏玄機
|
-
|
隔夜飯︱男子食隔夜炒飯確診「炒飯綜合症」入ICU險亡 專家警告6種隔夜餸勿食嚴重可2小時奪命
|
-
|
癌症殺手︱「新秀」出身男星罹淋巴癌逝終年35歲 生前積極抗癌喊話:我不會輸
|
-
|
RSV病毒感染大增 50歲或以上長期病患宜接種疫苗 提防家人互相傳染
|
-
|
降膽固醇|醫生推薦「降膽固醇恩物」 餐前喝這1款飲品脂肪排出量激增55%
|
-
|
Sick問識答|中風年奪3000港人性命 揭5大中風隱形警號 4招速辨中風徵兆
|
-
|
肝癌|肝硬化驚現逆轉奇蹟?醫生推薦2大護肝食物 每日飲4杯「這飲品」肝癌風險大降75%
|
家居安全|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 男事主涉用無「GU」標誌熱水爐 沖涼做漏1步屋企變毒氣室【附6大高危族群+機電署安全使用建議】
家居安全|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 男事主涉用無「GU」標誌熱水爐 沖涼做漏1步屋企變毒氣室【附6大高危族群+機電署安全使用建議】
謹記一定要用合資格熱水爐!大窩口邨一單位發生一宗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懷疑屋主使用無「GU」標誌熱水爐,淋浴期間無通風,導致住所驟變毒氣室,一家三口均中毒送院。同場加映:Sick問識答|糖尿病年輕化 早期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862741%2F%E5%AE%B6%E5%B1%85%E5%AE%89%E5%85%A8%EF%BD%9C%E4%B8%80%E5%AE%B6%E4%B8%89%E5%8F%A3%E4%B8%80%E6%B0%A7%E5%8C%96%E7%A2%B3%E4%B8%AD%E6%AF%92%E3%80%80%E7%94%B7%E4%BA%8B%E4%B8%BB%E6%B6%89%E7%94%A8%E7%84%A1%E3%80%8CGU%E3%80%8D%E6%A8%99%E8%AA%8C%E7%86%B1%E6%B0%B4%E7%88%90%E3%80%80%E6%B2%96%E6%B6%BC%E5%81%9A%E6%BC%8F1%E6%AD%A5%E5%B1%8B%E4%BC%81%E8%AE%8A%E6%AF%92%E6%B0%A3%E5%AE%A4%E3%80%90%E9%99%846%E5%A4%A7%E9%AB%98%E5%8D%B1%E6%97%8F%E7%BE%A4%2B%E6%A9%9F%E9%9B%BB%E7%BD%B2%E5%AE%89%E5%85%A8%E4%BD%BF%E7%94%A8%E5%BB%BA%E8%AD%B0%E3%80%91
https://skypost.hk/article/3862741/家居安全-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男事主涉用無-GU-標誌熱水爐-沖涼做漏1步屋企變毒氣室-附6大高危族群-機電署安全使用建議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860000/3862741/Whats1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860000/3862741/
健康
生活健康
514
3862741
514
514003016
健康 生活健康
健康問題,家居意外,機電署,家居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時事,意外事故,家居意外,實體詞,香港政府及法定機構,機電署,地產,家居
一氧化碳 熱水爐 高危 氣體 地方 其後 標誌 症狀 廢氣 機電署 人士 單位 住所 衞生署 燃料 期間 建議 方面 煙道式 毒氣室 道路 交匯處 事件 醫院 工業 排放口 交通 市民 兒子 食肆
2024-11-25
家居安全-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男事主涉用無-GU-標誌熱水爐-沖涼做漏1步屋企變毒氣室-附6大高危族群-機電署安全使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