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如廁習慣|女子嫌公廁污糟半蹲如廁 致腎炎慘住院14日 醫生曝關鍵原因【附正確如廁姿勢】

發佈時間: 2024/08/30

不少女生都會擔心公廁衛生惡劣,選擇半蹲的姿勢小便。不過,台灣一名女子因擔心公廁不乾淨而半蹲著小便,結果竟出現血尿、發高燒,甚至尿液逆流回腎臟,最終確診腎盂腎炎,並住院治療14天。

同場加映:

醫生好味|長期鼻敏感難斷尾? 醫生拆解致敏元兇+4招預防

{{hket:ul-video id="11075"}}{{/hket:ul-video}}

半蹲小便致腎炎

台灣泌尿科醫生歸家豪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案例,指一名女子在出發旅遊前出現排尿不適的症狀,到了當地因為擔心公廁骯髒,「把坐式馬桶當蹲式馬桶」,半蹲著小便。結果返回台灣後出現血尿、發高燒,甚至尿液逆流回腎臟,最終確診腎盂腎炎,並住院治療打了14天的抗生素。

歸家豪醫生指,在以馬步式或半蹲式小便的情況下,膀胱尿道開口的括約肌無法很好地放鬆,就會出現「尿到一半自己斷掉,尿到一半又會斷掉」的情況。因此,在骨盆肌沒有辦法好好放鬆的情況下,膀胱裡的餘尿就會變多。歸醫生提醒,

「如果是乾净的尿還沒有什麽關係,如果那裡面已經是帶有細菌的尿,時間一久,就會馬上膀胱發炎。」

正確如廁姿勢

台灣泌尿科醫生張美玉曾指出,女性排尿時逼尿肌會收縮,尿道括約肌會放鬆;然而使用半蹲姿勢排尿,會令尿道無法完全放鬆,有可能導致盆骨底肌肉緊繃、痙攣,造成尿道括約肌和逼尿肌不協調,引致解尿速慢、解尿遲疑、殘尿多、解尿困難等問題。

台灣書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生張雲筑就表示,如果殘餘的尿液過多,膀胱壓力大,未能順利將髒東西排出,更會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並且有機會引發腎炎、水腫等問題。

兩位醫生亦分別就女性如廁提出幾項建議:

  • 使用「全坐」或「全蹲」的姿勢,亦可選擇協助女性站立小便的工具。
  • 盡量選擇蹲廁,或先將坐廁墊拭擦乾淨,再在上面墊上紙巾。
  • 如採用半蹲姿勢小便,建議定期用按摩球按摩髂腰肌前後兩端。

不過,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院長、泌尿科醫生盧星華補充,就臨床個案而言,半蹲姿勢造成的尿道炎並不常見。尿道炎的最常見的起因是排便後,由後往前擦拭陰部所致。如果改為由前往後擦,便可減少尿道炎風險。

使用公廁要小心

皮膚科專科醫生葉榮根接受訪問時曾指出,公廁廁板、門、門把、門後掛鉤、水龍頭、梘液按掣、乾手機等,都是傳播非淋病性尿道炎的途徑,並分享使用公廁時,4個方法減低感染風險:

  • {{hket:inline-image name="isp.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_102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_102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_102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_102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_1024.pn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