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癌症/症狀/腸道/腹痛】患上癌症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除了與自身細胞基因突變問題相開外,亦可能與年齡增長、飲食及生活習慣、遺傳等等多種因素相關。台灣醫生為此拆解了大腸癌成因及7大徵兆,建議大眾出現相關症狀時便應及早就醫。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久咳不癒等於未病未好?醫生拆解2類咳嗽+成因
{{hket:ul-video id="10312"}}{{/hket:ul-video}}
台灣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生黃郁表示,癌症出現成因主要與細胞基因突變相關,而細胞的癌化並非瞬間形成,通常經過多種不同因素交互影響,包括年齡增長、飲食及生活習慣、遺傳等,從而導致該區域細胞突然癌變,而細胞數量愈多,則愈容易有癌化趨勢。
撇除年齡增長、遺傳等因素外,飲食及生活習慣亦佔重要一環。人體每日都在進食,假如飲食習慣不佳,不停攝入大量添加劑、致癌物及不健康的飲食陋習,這些物質進入到腸道後,等待腸道消化期間,腸道內的細胞便會不停分裂幫助消化,如果相關部位細胞刺激越大,該區域的細胞亦較易出現癌變
大腸癌7大徵兆
黃醫生引用台灣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指大腸癌已連續15年位居於癌症榜首,其中男性患病機率更高出女性1.5倍之多,情況不容忽視,呼籲大家假如出現以下7大徵兆,符合症狀越多,便越應及早求醫並保持定期檢查:
- {{hket:inline-image name="256c1f69-c25f-473b-9125-119096603fc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2.jpg"}}{{/hket:inline-image}}
- 貧血:通常跟大便出血合併出現,會伴隨頭暈。
- 體重減輕:伴隨沒食慾,若有同步第3、4、5個症狀要更小心。
- 腹痛腹脹:若莫名腹痛持續數日,且疼痛位置固定。
- 嘔吐:大腸癌腫瘤壓迫腸道造成腸阻塞引起的嘔吐。
- 長期便秘:要留意與一般的便秘搞混。
- 糞柱變細:癌腫環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多為早期表現。
- 無症狀:通常大腸癌前期很多人無感,而這也是可怕之處。
黃醫生坦言:「通常大腸癌可怕的地方在於,當發現症狀時通常已是中晚期。」想要預防大腸癌,建議50歲以上人士應定期接受篩檢,包括糞便潛血檢測或大腸鏡檢查;自覺飲食習慣不太好、或有長期吸煙飲酒習慣,則建議35歲以上便可開始定期檢測。
定期做腸鏡檢查控制罹癌風險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張世華接受訪問時,曾分享一名50多歲的男患者持續便秘長達1年多,最終發現為直腸癌箍著腸道上方的排泄出口,導致便秘情況惡化。而患者因情況嚴重,最終在半年後因直腸癌不治離世。
有見及此,醫生亦鼓勵養成以下保護腸道的生活習慣,避免便秘:
- {{hket:inline-image name="256c1f69-c25f-473b-9125-119096603fc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1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1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1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1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1_60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1_600.png"}}{{/hket:inline-image}}
-
珠海長隆意外︱珠海長隆電單車特技表演失控衝撞人群 前輪疑壓倒小朋友驚悚畫面曝光 |
|
-
沖涼都要夠環保!滴露防菌保護沐浴露環保補充裝 減塑+防菌全面Up! |
|
-
母親節獻禮3ChemBio藥劑師推薦 精選產品低至67折+滿額禮遇! |
|
-
告別手指關節痛!修復軟骨|逆轉關節年齡|減低復發 「Return關節筋肌配方」限時優惠 |
|
-
-
英年早逝︱《康熙來了》爆紅男星驚傳離世享年31歲 遺言曝光被揭「長期飽受病痛折磨」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珠海長隆意外︱珠海長隆電單車特技表演失控衝撞人群 前輪疑壓倒小朋友驚悚畫面曝光
|
-
沖涼都要夠環保!滴露防菌保護沐浴露環保補充裝 減塑+防菌全面Up!
|
-
母親節獻禮3ChemBio藥劑師推薦 精選產品低至67折+滿額禮遇!
|
-
告別手指關節痛!修復軟骨|逆轉關節年齡|減低復發 「Return關節筋肌配方」限時優惠
|
-
英年早逝︱《康熙來了》爆紅男星驚傳離世享年31歲 遺言曝光被揭「長期飽受病痛折磨」
|
-
健康警號丨青筋浮現是疾病先兆?「1個位置」恐是心臟衰竭 10個部位現青筋藏健康危機
|
-
致癌危機|一級致癌病毒潛藏體內 90%人青春期已感染 醫揭5大高危行為活化病毒
|
-
名人健康丨張根碩剖白甲狀腺癌躁鬱症纏身 臥床6個月無法進食每日僅睡2小時
|
癌症殺手|大腸癌前期幾乎無症狀 7大徵兆籲及早求醫 醫生揭1情況:恐已中後期 - 晴報 - 健康 - 腫瘤及癌症 - D240325
癌症殺手|大腸癌前期幾乎無症狀 7大徵兆籲及早求醫 醫生揭1情況:恐已中後期 - 晴報 - 健康 - 腫瘤及癌症
【大腸癌/癌症/症狀/腸道/腹痛】患上癌症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除了與自身細胞基因突變問題相開外,亦可能與年齡增長、飲食及生活習慣、遺傳等等多種因素相關。台灣醫生為此拆解了大腸癌成因及7大徵兆,建議大眾出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729761%2F%E7%99%8C%E7%97%87%E6%AE%BA%E6%89%8B%EF%BD%9C%E5%A4%A7%E8%85%B8%E7%99%8C%E5%89%8D%E6%9C%9F%E5%B9%BE%E4%B9%8E%E7%84%A1%E7%97%87%E7%8B%80%20%207%E5%A4%A7%E5%BE%B5%E5%85%86%E7%B1%B2%E5%8F%8A%E6%97%A9%E6%B1%82%E9%86%AB%20%E9%86%AB%E7%94%9F%E6%8F%AD1%E6%83%85%E6%B3%81%EF%BC%9A%E6%81%90%E5%B7%B2%E4%B8%AD%E5%BE%8C%E6%9C%9F
https://skypost.hk/article/3729761/癌症殺手-大腸癌前期幾乎無症狀-7大徵兆籲及早求醫-醫生揭1情況-恐已中後期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725000/3729761/iStock-1141995592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725000/3729761/
健康
腫瘤及癌症
503
3729761
514
514003003
健康 腫瘤及癌症
健康問題,癌症,養生,痛症,直腸癌,腹痛,醫生,致癌物,添加劑,頭暈,便秘,貧血,大腸癌,台灣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癌症,健康醫療,健康養生,養生,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痛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直腸癌,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腹痛,實體詞,工種,醫生,實體詞,有害化學物/毒品,致癌物,實體詞,有害化學物/毒品,添加劑,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頭暈,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便秘,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貧血,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大腸癌,實體詞,地域及地區,台灣
醫生 大腸癌 細胞 癌症 腸道 症狀 飲食 習慣 情況 癌變 基因 徵兆 台灣 區域 成因 生活 年齡 資料 疼痛 位置 糞柱 癌腫 環狀 腸腔 專科 張世華 陋習 物質 機率 大腸
2024-03-25
癌症殺手-大腸癌前期幾乎無症狀-7大徵兆籲及早求醫-醫生揭1情況-恐已中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