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估計約10%人口患有糖尿病,患者若長期控制血糖不理想,有機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包括常見的足部細菌感染及壞疽,俗稱「糖尿腳」,部分病人更因此須截肢保命。血管外科專科醫生顏令朱接受《晴報》訪問指,糖尿病人應積極預防糖尿腳,萬一出現糖尿腳,近年「通波仔」技術進步,及早治療有較大機會可避免截肢。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月經前心情浮躁有根據? 醫生拆解2大成因+改善方法
{{hket:ul-video id="9846"}}{{/hket:ul-video}}
血管外科專科醫生顏令朱表示,糖尿病會影響足部的神經系統,也可令足部的微細血管容易阻塞引致缺血,「神經系統病變可令足部失去正常感覺,也可令足部皮膚較乾燥,容易受傷。但因為缺血,一旦有傷口便較難復原。而病人本身血糖高,即使細小的傷口也容易引起細菌聚集,導致潰爛和壞疽。」
本港約70萬糖尿病患者應對糖尿腳問題,顏醫生表示可分3級處理: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04.jpeg"}}{{/hket:inline-image}}
第1級:控制血糖
顏醫生表示,糖尿病患者最重要是控制好血糖,預防糖尿腳出現。現時有很多新式藥物,口服或注射都有,配合生活和飲食習慣可令血糖水平穩定,減少糖尿腳。同時要注意運動,一般來說最適合糖尿病人的運動是步行,例如每天行7,000-8,000步就很不錯。
另外也要注意多飲水。每天穿鞋前檢查鞋裡有沒有沙石之類的異物,因為這些異物有機會對足部造成傷口,而患者並沒有感覺。
第2級:早察覺
他又建議糖尿病人每天檢查足部有沒有傷口,腳掌尤其須檢查清楚,可以用鏡子或請家人幫忙檢查。發現傷口的話應盡快諮詢適合的醫生。
第3級:血運重建手術
顏醫生指,曾見過一些糖尿病人,出現爛腳卻不知道是糖尿腳,只簡單地清潔傷口,延誤了治療,最終導致足部壞疽要截肢,非常可惜。「其實現在有很多方法可避免截肢。假設有一個病人糖尿病併發糖尿腳,首先要做的是看看他的血糖控制情況,選擇適當藥物把血糖控制穩定後,便要進行『血運重建』(Revascularization)手術。
糖尿腳可「通波仔」或「搭橋」
「血運重建」即幫助受糖尿病影響致缺血的足部恢復血液供應,就如心臟血管阻塞一樣,可以「通波仔」或「搭橋」。「通常首先會嘗試通波仔,因為入侵性比搭橋手術低。現時用於足部通波仔的氣囊,直徑可小至1毫米左右,但長度就可達10多厘米,它本身帶有藥性,無論大腿、小腿甚至腳掌、足弓位的細小血管都可通波仔,對恢復足部血液流通幫助很大。需要時也可在通波仔的同時放置支架,減少復發。」
糖尿腳傷口若已出現了一段時間,往往已有細菌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療,但若未做好「血運重建」,傷口「冇血到」,抗生素的藥力也無法到達傷口。顏醫生表示:「所以常見的康復過程,是進行『血運重建』後傷口仍會有一段時間發炎,只要按醫生指示服食抗生素,注意傷口的清理,定時清除膿液及死皮等,過一段時間後便有機會看見新的肌肉長出,傷口慢慢愈合。當然之後仍要注意血糖的控制,避免再出現糖尿腳。」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
-
港人對「肥胖」有認知誤差 肥胖症聯盟籲制定政策預防胖症 |
|
-
骨質密度響警號!補鈣無效點算好?中草本女貞子阻截鈣質流失 強骨秘訣大公開 |
|
-
跨越155載的守護承諾 捐助免費醫療服務 延續東華贈醫施藥精神 |
|
-
名人保養|TVB億萬視帝派傳單無人認得出 途人避走場面勁尷尬 曾傳被前度嫌窮兼派綠帽 |
|
-
認知障礙症|80歲婦患認知障礙症 靠1種飲食法半年逆轉 醫生公開護腦餐單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港人對「肥胖」有認知誤差 肥胖症聯盟籲制定政策預防胖症
|
-
骨質密度響警號!補鈣無效點算好?中草本女貞子阻截鈣質流失 強骨秘訣大公開
|
-
跨越155載的守護承諾 捐助免費醫療服務 延續東華贈醫施藥精神
|
-
名人保養|TVB億萬視帝派傳單無人認得出 途人避走場面勁尷尬 曾傳被前度嫌窮兼派綠帽
|
-
認知障礙症|80歲婦患認知障礙症 靠1種飲食法半年逆轉 醫生公開護腦餐單
|
-
東九龍區內唯一全棟式日間醫療大樓 推動疾病預防及基層醫療發展 減公營醫療壓力
|
-
名人健康|前英皇男歌手悲嘆一夜長大 父親患癌母親病倒 一周醫療開支高達20萬
|
-
阿茲海默症|50歲百億票房影帝罕有開腔 父母皆患阿茲海默症擔心被遺傳:恐懼了好多年【附腦退化徵兆】
|
健康診症室|本港擁70萬糖尿腳患者 拆解3階段預防貼士 一手術避截肢留活動能力
健康診症室|本港擁70萬糖尿腳患者 拆解3階段預防貼士 一手術避截肢留活動能力
本港估計約10%人口患有糖尿病,患者若長期控制血糖不理想,有機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包括常見的足部細菌感染及壞疽,俗稱「糖尿腳」,部分病人更因此須截肢保命。血管外科專科醫生顏令朱接受《晴報》訪問指,糖尿病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670074%2F%E5%81%A5%E5%BA%B7%E8%A8%BA%E7%97%87%E5%AE%A4%EF%BD%9C%E6%9C%AC%E6%B8%AF%E6%93%8170%E8%90%AC%E7%B3%96%E5%B0%BF%E8%85%B3%E6%82%A3%E8%80%85%E3%80%80%E6%8B%86%E8%A7%A33%E9%9A%8E%E6%AE%B5%E9%A0%90%E9%98%B2%E8%B2%BC%E5%A3%AB%E3%80%80%E4%B8%80%E6%89%8B%E8%A1%93%E9%81%BF%E6%88%AA%E8%82%A2%E7%95%99%E6%B4%BB%E5%8B%95%E8%83%BD%E5%8A%9B
https://skypost.hk/article/3670074/健康診症室-本港擁70萬糖尿腳患者-拆解3階段預防貼士-一手術避截肢留活動能力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70000/3670074/555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70000/3670074/
健康
其他疾病
514
3670074
514
514003015
健康 其他疾病
健康問題,手術,治療,糖尿病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健康醫療,治療,手術,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糖尿病
健康,健康診症室
足部 糖尿腳 糖尿病 傷口 醫生 血管 血糖 患者 血運 通波仔 手術 活動 晴報 腳掌 外科 專科 顏令朱 神經 系統 問識答 月經 心情 根據 能力 血液 時間 肢留 抗生素 細菌 異物
2023-12-25
健康診症室-本港擁70萬糖尿腳患者-拆解3階段預防貼士-一手術避截肢留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