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情緒問題備受關注。香港童軍總會童軍知友社前日(25日) 舉辦「SOUL Nice To Meet You 精神健康守護者體驗工作坊」,同時公布「中學生精神健康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過半中學生感受到不同程度情緒困擾,逾七成學生感到焦慮、容易苦惱、動怒、憂鬱及自卑,另有六成受訪學生具不同程度失眠問題。甚至近10%受訪中學生有自我傷害的念頭,其中女性比率達16%,相較男性7%高出一倍有餘,有八成人更表示不會與朋友或家長求助,情況值得關注。童軍知友社指,單在上月已處理17宗意圖自殺個案,接近去年全年總數,呼籲社會各界主動關懷青少年,及早作出轉介及支援,避免香港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進一步惡化。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抑鬱症時好時壞難痊癒?醫生教6招減復發改善情緒
{{hket:ul-video id="9644"}}{{/hket:ul-video}}
近10%學生有自殘念頭
據了解,是次調查運用簡式健康量表(BSRS-5)作為問卷主體,分別於本港社區及42所中學以隨機抽樣方法,邀請中一至中六的中學生填寫問卷,調查共收回2,005份有效問卷。
結果顯示,當中接近10%受訪者有自我傷害念頭,只有20.44%青少年會與他人,如朋友或家長,分享自我傷害的念頭。另有約37.42%受訪青少年,主觀認為他人對減低自己的精神健康或自我傷害問題,並無太大幫助,甚至完全無幫助,狀況令人憂心。
- {{hket:inline-image name="01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過半學生情緒陷不同程度困擾
副童軍知友社總監(青少年服務)馮志豪博士表示:「由調查結果顯示,香港青少年潛藏的自我傷害意圖,已經相當嚴峻。」他指出,調查中約22.44%受訪學生有輕度情緒困擾、23.49%有中度情緒困擾,8.58%患有嚴重情緒困擾,精神健康狀態良好的青少年人數不足一半(45.49%),足以顯示實際情況並不理想。
馮博士續指,調查中約42.49%青少年患有中等至非常厲害的焦慮;另外,約有47.28%青少年有中等至非常嚴重的自卑情況,此兩項精神健康變項皆與自殺風險具密切關係。
本次調查屬於匿名填表,但當中約28.93%受訪青少年主動留下實名聯絡資料,表示願意接受社工跟進服務。馮博士認為這些青少年本人亦意識到問題嚴重,而且需要求助,強調香港青少年精神健康狀況實不樂觀,嘆:「持份者對他們的幫助,也未能達到青少年的期望。」
童軍知友社促社會正視問題
童軍知友社促請政府當局、青少年父母、老師、同學及朋輩等應正視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主動關懷身邊青少年。馮志豪博士認為,想有效減低青少年自殺率,必須從根源處理,而非只於發生自殺情況時才緊急介入,建議應加強青少年學習「自我關懷」概念並透過具吸引力的介入工具,幫助他們及早辨識自己精神健康狀態,於需要時懂得求助。
社會宏觀層面上,則建議外界持份者應接受訓練,掌握覺察青少年情緒敏銳度的元素及「1問、2應、3轉介」的技巧,及早辨識、及早支援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狀態。
學童自殺7大徵兆
精神科專科醫生樂芷穎早前接受《晴報》訪問,指學童在選擇輕生前有機會出現7大徵兆,呼籲家長及校方可多加留意。
- {{hket:inline-image name="6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4.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7.jpg"}}{{/hket:inline-image}}
家長處理方法
如發現學童出現上述徵兆,樂芷穎醫生建議家長、老師等身邊人應首先與學童展開開放性溝通,避免過度反應而迫使學童一下子道出所有困擾的煩惱,甚至責備對方沒向家長坦白心聲,因為此舉有機會引發反效果。家長應透過積極的聆聽,讓學童在安全的地方盡情分享其感受。同時應尋求社工、醫護人員等專業人士幫忙,再另外商討後續方案,包括是否需要安排學童即時入院等。
此外,家長亦應把家中的危險物品收好,包括藥物、利器等,如覺得學童情緒始終難以控制,應尋求醫生介入幫忙。如有即時危險,急症室其實亦有精神科的服務,坊間亦有不少組織提供心理健康的支援及熱線供參考。
要預防學童輕生,樂芷穎醫生建議家長應首先避免在學童面前與伴侶爭執,同時要定期與學童對話,切勿以為學童已長大,懂得獨立處理事情。但其實學童在青春期時,正踏入另一個脆弱的成長階段,其情緒會容易受到壓力而變化,但他們不想被家長密切地關顧。因此家長在這期間要懂得處理學童敏感的情緒,主要是多些開放性的聆聽,或者可多表達對他的支持,包括把自己「一直都在」的訊息傳達給對方。
學校方面,校方可多留意學童在校的表現,包括與同學的相處,成績改變的幅度等,亦可定期舉辦朋輩支援小組,觀察學童的情緒健康。同時家長與校方應通力合作,把對學童的觀察定期分享予對方,避免忽略了學童的情緒需要。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免費下載】
-
日本地震|漫畫家預言7月將有大地震? 日本1/3國土消失海嘯恐波及香港 專家分析香港地震風險 |
|
-
Sick問識答|鼻水長流是過敏或感冒? 醫生教7大症狀助判斷+分享3招速效緩解不適 |
|
-
龔慈恩大推健康新染法!上色效果媲美化學染*仲持色3星期!洗3日=染1次!換支洗頭水 每月染少一次!天然+方便+省時! |
|
-
飲食攻略|每日煮1款魚助「變聰明」 毒物專家養出2名醫科兒 忌1種煮法令營養流失 |
|
-
好人好事|女子油麻地路邊暈倒途人合力施援 80後小紅書男感動:香港人的善良是刻在骨裏! |
|
-
名人健康丨曾擁逾500名女友 69歲歌王驚患膀胱癌歷30次電療嘆:性能力變差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日本地震|漫畫家預言7月將有大地震? 日本1/3國土消失海嘯恐波及香港 專家分析香港地震風險
|
-
Sick問識答|鼻水長流是過敏或感冒? 醫生教7大症狀助判斷+分享3招速效緩解不適
|
-
龔慈恩大推健康新染法!上色效果媲美化學染*仲持色3星期!洗3日=染1次!換支洗頭水 每月染少一次!天然+方便+省時!
|
-
飲食攻略|每日煮1款魚助「變聰明」 毒物專家養出2名醫科兒 忌1種煮法令營養流失
|
-
好人好事|女子油麻地路邊暈倒途人合力施援 80後小紅書男感動:香港人的善良是刻在骨裏!
|
-
名人健康丨曾擁逾500名女友 69歲歌王驚患膀胱癌歷30次電療嘆:性能力變差
|
-
珠海長隆意外︱珠海長隆電單車特技表演失控衝撞人群 前輪疑壓倒小朋友驚悚畫面曝光
|
-
沖涼都要夠環保!滴露防菌保護沐浴露環保補充裝 減塑+防菌全面Up!
|
精神健康|10月處理17宗意圖自殺 調查:過半中學生情緒受困 近一成有自殘念頭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 D231127
精神健康|10月處理17宗意圖自殺 調查:過半中學生情緒受困 近一成有自殘念頭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學生情緒問題備受關注。香港童軍總會童軍知友社前日(25日) 舉辦「SOUL Nice To Meet You 精神健康守護者體驗工作坊」,同時公布「中學生精神健康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過半中學生感受到不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660008%2F%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F%BD%9C10%E6%9C%88%E8%99%95%E7%90%8617%E5%AE%97%E6%84%8F%E5%9C%96%E8%87%AA%E6%AE%BA%E3%80%80%E8%AA%BF%E6%9F%A5%EF%BC%9A%E9%81%8E%E5%8D%8A%E4%B8%AD%E5%AD%B8%E7%94%9F%E6%83%85%E7%B7%92%E5%8F%97%E5%9B%B0%E3%80%80%E8%BF%91%E4%B8%80%E6%88%90%E6%9C%89%E8%87%AA%E6%AE%98%E5%BF%B5%E9%A0%AD
https://skypost.hk/article/3660008/精神健康-10月處理17宗意圖自殺-調查-過半中學生情緒受困-近一成有自殘念頭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60000/3660008/og1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60000/3660008/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503
3660008
514
514003014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健康問題,家居,兒童健康,中學,失眠,社工,老師,自殺,抑鬱症,香港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地產,家居,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兒童健康,教育,辦學機構,中學,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失眠,實體詞,工種,社工,實體詞,工種,老師,實體詞,罪行,自殺,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抑鬱症,實體詞,地域及地區,香港
健康,家居
青少年 學童 情緒 精神 家長 調查 困擾 香港 同學 中學 傷害 社會 問題 老師 支援 念頭 知友社 醫生 結果 需要 問卷 童軍 學生 意圖 博士 朋輩 晴報 情況 方法 樂芷穎
2023-11-27
精神健康-10月處理17宗意圖自殺-調查-過半中學生情緒受困-近一成有自殘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