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產婦頭號殺手|31歲孕婦剖腹產後亡 醫生拆解5大成因:嚴重需切子宮保命

發佈時間: 2023/08/16

荃灣港安醫院早前發生一宗醫療事故,一名31歲孕婦於院內進行剖腹分娩後出血過多,接受子宮切除手術後情況未能改善,最終不幸於分娩翌日離世。有婦產科專科醫生接受《晴報》訪問時指,有3至5%產婦會出現嚴重出血,醫護人員能否果斷施以子宮切除手術「止血」是左右病人生死的關鍵。

同場加映:
管家王|上居下舖全天候陪愛女 單親爸打造粉紅跌打館

{{hket:ul-video id="8918"}}{{/hket:ul-video}}

一名31歲孕婦於上月5日進入荃灣港安醫院進行陰道分娩但未能成功,醫生其後安排孕婦作剖腹分娩。院方指孕婦在生產後狀況曾穩定及清醒,但至凌晨時分情況突然轉差,接受藥物及輸血後情況未獲好轉。

主診醫生其後決定對病人作子宮切除手術。院方指病人術後轉往深切治療病房,期間急救團隊啟動一切可行的急救措施全力為其救治,醫生也持續與家屬溝通,惟其情況急劇惡化而最終逝世。

3至5%孕婦產後嚴重出血

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接受《晴報》訪問時指產後出血是產婦的頭號殺手,約10至20%孕婦會出現產後出血,即產後24小時內出血超過500毫升;如出血量超過1000毫升則被視作「嚴重產後出血」,比例約為3至5%。至於產後出血主要有以下成因:

  • 子宮收縮不良:可能因胎兒過大、雙胞胎、羊水過多、產程過長等,造成子宮彈性疲乏
  • 子宮結構異常:如子宮肌瘤,會造成子宮收縮不良
  • 胎盤前置或植入性胎盤
  • 產道裂傷或子宮破裂
  • 凝血功能不正常

嚴重出血或需切除子宮

方醫生指產後出血會導致產婦血壓下降,引發貧血或心跳變快等症狀;嚴重出血情況下,產婦亦可能產生休克及凝血功能失調,引致器官壞死甚至危及產婦性命。

一旦發生產後出血,方醫生指一般有多種方法止血,例如注射或口服子宮收縮藥,或用針線將子宮前後包圍紮起,減少出血。方醫生指如孕婦情況穩定,則可考慮採用「血管栓塞術」將供應子宮血液的動脈塞住。如出血情況嚴重發生血崩,則有可能要考慮切除子宮。

術前失血過多或無法切除子宮止血

即使決定切除子宮,對已出現嚴重出血的產婦而言亦非絕對安全。方醫生指子宮切除手術伴隨盆腔或傷口感染,或導致附近器官如膀胱、腸道風險。如手術前已嚴重出血亦可能引致血液中凝血因子過度流失,又或者出現羊水栓塞導致凝血問題而未能止血。

方醫生指產後大出血情況無法預期亦無從預防,而且從小量出血演變為大量失血不止的速度可以相當快,因此關鍵情況下更需依賴醫護人員的即使判斷,如失血不止就應果斷決定切除子宮以保產婦性命。

26歲女警產後血崩亡 死因庭裁定死於不幸

翻查資料,一名患妊娠毒血症的26歲女警於2016年在伊利沙伯醫院催生誕嬰後血崩,接受數次止血手術及切除子宮後3天離世。死因庭於去年裁定死者死於不幸。死因裁判官何俊堯當時接納專家意見,即死者因羊水栓塞引致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裁定醫護未能察覺或排除羊水栓塞風險下進行子宮切除術,令死者失血致死。

裁判官向醫管局及伊院作5項建議,包括:

  • 在產房增設測試設備評估病人的凝血功能
  • 就婦產科制定大量輸血方案
  • 於所有產房設獨立手術室
  • 加強產科急症訓練,包括加強醫護人員對羊水栓塞認識及治療
  • 制定機制確保醫護人員嚴格遵從產科臨床方案

33歲孕婦產後大量出血 解剖證為羊水栓塞

另一名33歲孕婦於2016年在伊利沙伯醫院注射催生素分娩後大量出血,最終不治。有關死因研訊於2021年進行,最終陪審團以3比2裁定死者死於不幸。

據醫療報告顯示,33歲死者被當時醫生診斷為產後大出血,經解剖後發現為羊水栓塞。死者丈夫於庭上質疑院方當日未能及早診斷出真正出血原因。時任婦產科顧問醫生陳從心曾供稱,孕婦出現羊水栓塞機率為4萬分之一,且大多只能在死後驗屍確診,即使一早知道死者出現羊水栓塞,其治療方法亦不會有大改變。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