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患者成年後「未斷尾」 礙社交損事業

發佈時間: 2023/07/28

ADHD患者成年後「未斷尾」 礙社交損事業

近年坊間對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認知愈來愈多,但症狀並非小朋友「專利」。有精神科專科醫生稱,65%兒童患者長大後仍有ADHD症狀,兒時「坐唔定、紮紮跳」更會轉化為做事甩漏易分心、「份份工做唔長」、甚至衝動消費等,往往到事業發展受挫,出現情緒問題才能識別,但可透過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控制病情。

精神科專科醫生熊書揚解釋,ADHD源於腦內多巴胺水平失調,去甲腎上腺素失調亦有影響,病人或易專注力失調,難集中精神工作,亦有屬過度活躍,即控制不到個人衝動,部分人屬合成類別則同時有兩種症狀。

欠專注做事易甩漏「份份工做唔長」

ADHD病人成年後,「過度活躍」的症狀亦會有所轉變。熊醫生稱,成年患者性格或傾向衝動,且愛插話,易有社交障礙;加上專注力不足,易有「拖延症」,即不能按時完成工作或做事甩漏;同時坐立不安或體現於愛轉工,種種因素致「份份工都做唔長」。另外,由於病人自制力較弱,揸快車、酒駕、過度揮霍,以至犯罪機率,均高於常人。

熊醫生引述研究指,ADHD病人有機會與遺傳或懷孕時期暴露於風險因素有關,如母親在懷孕期間酗酒、或本身出生時未足月等,大部分人在12歲前已有病徵,部分人尚可憑智能等其他方面能力克服,變相令家人和老師等未必容易識別,「衝動」本質亦可能隨年紀增長而有所減退,惟65%患者長大後仍受症狀困擾,尤其一旦有機會晉升,工作或愈來愈需要組織及集中力,難適應要求下,更有可能出現抑鬱或焦慮等情緒;曾有病人到中年升到較高職位,但被投訴做事無條理,久而久之出現情緒問題,求醫才發現自己年輕時已患ADHD。

不少因情緒問題求診 始揭患ADHD

雖然社會對ADHD認知提升,但熊醫生稱,仍有不少病人先因為情緒問題求診,追查壓力來源始發現是ADHD。她提醒,ADHD有多種症狀,例如上述難專心或愛插嘴,但一般人不必「對號入座」,除非症狀持續至少6個月,或早在12歲前出現,以及在不同生活情境都出現,具體應由醫生判斷,以確保排除屬其他因素影響。

ADHD與腦部發展息息相關,熊不諱言,由於成年病人腦部發展已較成熟,故症狀亦難「斷尾」,但持續服藥能控制病情。另可配合認知行為治療,如訂立時間表或將拆散複雜工作,避免因看不到進度就失去專注,從而習慣工作流程,完成煩瑣工作。

記者︰李卓謙

美術:招潤洪

ADHD患者成年後「未斷尾」 礙社交損事業

精神科專科醫生熊書揚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