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端午節腸胃問題|連續3日食糉當正餐 老翁便秘6日揭腸阻塞 醫生警告:嚴重恐致腸穿孔|附3大徵狀

發佈時間: 2023/06/23

每年端午節前後,不少家庭的雪櫃都會放滿糉。有台灣醫生分享案例,指一名老翁因連續3日都食糉當正餐,導致腹脹疼痛,便秘長達6天;最後其家人帶他求醫,經檢查後診斷為腸阻塞。醫生警告,腸阻塞嚴重的話可致腸穿孔、腹膜炎甚至敗血症,有致死風險,提醒大家食糉應節時也要記得適量。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亂「啪頸」恐致中風死亡 物理治療師拆解2類手法治療+成效

{{hket:ul-video id="8464"}}{{/hket:ul-video}}

伯伯食糉當正餐致腸阻塞

綜合台媒報道,台北慈濟醫院肝膽胃腸科醫生龔子翔分享案例,指一名76歲陳姓老翁連續3日都以糉代替正餐,導致腹脹疼痛,甚至連續6天便秘、無法排便,最終由其家人陪同下求醫。醫生為陳翁檢查後診斷為腸阻塞,由於他本身有糖尿病史、罹患前列腺癌等,原本腸胃功能不佳,卻連續3日將糉子當成主食,因而最終出事。後來透藥物治療,幫助腸胃蠕動,讓腸胃道恢復暢通,老翁逐漸康復。

龔醫生指出,糉子主要食材為糯米,糯米的纖維含量少,經烹煮後也會產生膠質,吸水率強、黏性高,故此對本身腸胃機能已逐漸退化的長者而言,腸胃負擔極大;不少長者本身有腸胃問題,常見如腸胃道的蠕動變慢、消化液的分泌減少等,一旦毫無節制地食糉,就容易導致消化與吸收不良,從而導致腸阻塞。

他又解釋,所謂「腸阻塞」是指食物和水分無法通過小腸進入大腸,積聚於小腸通道,導致小腸脹大而出現疼痛、嘔吐、腹脹及便秘4種臨床病徵,一般可透過藥物治療作出改善;但如沒及早發現被治療,小腸內或會累積過多腸液而讓腸黏膜屏障受損,讓細菌有機可乘穿過黏膜屏障,侵襲正常無菌組織和器官。醫生警告,此時可導致腸穿孔、腹膜炎與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

長者建議吃半顆即可

龔醫生續指,每年端午節前後都會收治不少腹痛腹脹等腸胃不適個案,當中也不乏腸阻塞病症。他建議年老長者,特別是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慢性腎臟病患者,如想應節食糉,就要在食材、分量及醬料上多加注意,建議以五穀雜糧類取代糯米,餡料建議選擇菇類或堅果類等以利腸胃消化,分量上亦建議每餐以半顆為限,取代白飯作為正餐煮食,也要盡可能不要沾醬。如出現腹脹疼痛等無法緩解的情況時,請盡早求醫,切勿貿然服用市面上的胃藥,避免造成急性肌張力不全等副作用。

腸阻塞3大徵狀

本港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李達榮接受《晴報》訪問時,曾分享腸阻塞3大徵狀: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f2671f72-c0e6-4ec5-b4c4-26453602e869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ad3d22c-8cf8-4341-ba2b-53a63f2dd901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2e8df29-b16b-42b4-a704-9e812cd2f328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5c0bd1b-11d4-4bc3-9ae6-5affdd9c9faf_600.jpg"}}{{/hket:inline-image}}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張世華亦向《晴報》指出,成年人發生腸阻塞常見的成因包括有腫瘤或手術後粘連令腸道收縮。腸阻塞患者通常會出現嚴重肚痛、肚脹、嘔吐、便秘、沒有放屁等徵狀。他提醒,進食油膩、高纖和難消化食物(如茹類)是腸阻塞的誘因,這些食物即使經過腸道消化都會維持固體形狀,如果病人本身腸道有收縮,食物太大會阻塞腸道,誘發腸阻塞。一般而言,腸阻塞需以手術治療處理病源,如果沒有及早處理,患者會持續肚痛、脫水,甚至腸壞死。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郭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