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生物製劑對抗銀屑病 愈早用藥治療成效愈好

發佈時間: 2023/05/23

提到銀屑病,不少患者都會感到非常氣餒,因為此症除影響皮膚外,亦有機會引致其他「共病」,例如關節炎、代謝綜合症、腸炎及眼睛發炎等,令日常及社交生活大受影響。不過患者不用灰心,現時有不少新藥物能有效控制病情,特別是中等至嚴重程度的患者,愈早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成效愈好。

根據衛生署的資料,本港有超過二萬名銀屑病患者,當中約四分一人屬於中等至嚴重程度。皮膚科專科區志森醫生指出,如果身體有少於百分之三的皮膚受銀屑病影響,即大約三個手掌的範圍,便屬於輕微程度;有百分之三至一成則屬於中等;而多於一成便屬於嚴重。醫生亦會透過銀屑病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PASI)及皮膚學生活品質指數(DLQI),以判斷患者的嚴重程度,指數越高,代表嚴重程度及對生活影響越大。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1140937079.jpg"}}{{/hket:inline-image}}

認清獨特症狀 盡早求醫
區醫生說,銀屑病常見症狀是皮膚會出現厚厚的皮屑及紅疹,「與濕疹不一樣,銀屑病的皮屑是一層層地掉下來的,紅疹的邊界亦非常清晰,有問題的皮膚與周邊正常的皮膚楚河漢界,我們甚至可用筆勾劃出邊界。」這些症狀通常出現在患者的髮腳、耳背、手肘、臀部、肚臍及腋下位置等。除了這些症狀,銀屑病患者的指甲,每塊都可能會出現數粒異常的凹痕,指甲末端有脫甲情況,顏色亦可能變成灰甲一樣。有三成患者更會出現關節炎等共病,如果不及早治療,情況會惡化及不能逆轉。

雖然銀屑病會大大影響生活及社交,但只要及早接受適當治療,便有轉機。輕微的銀屑病可使用類固醇或非類固醇藥膏等作治療,而中等至嚴重程度的患者則可選擇照紫外線燈、服用阿維A或免疫系統抑制劑,或使用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 抑制發炎因子
區醫生指,近年醫學研究發現部分體內的發炎因子,對引致銀屑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生物製劑透過抑制或中和這些發炎因子,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症狀,亦能醫治銀屑病關節炎。而較新的生物製劑,例如IL-23等,比初代的生物製劑及其他傳統藥物更方便及安全、副作用較少、成效亦非常好。有七至八成的病人用藥後,PASI指數下降了九成,有近五至六成人甚至可完全改善皮膚情況,效力亦相對持久。研究顯示,發病時間較短、越早使用生物製劑的病人,對藥物的反應越好,當中有較多患者皮膚可達至完全改善的情況。

銀屑病的發病高峰期分別是10至20歲和50至60歲,區醫生曾遇過有患者病發時只有10多歲,當時市面上未有太多新藥可選擇,他最後放棄了治療,逃避社交,生活質素及人際關係都大受影響。直至病人20多歲時,終於願意再次接受治療,使用新的生物製劑,擺脫痛苦生活。

區醫生補充,要改善病情,患者要保持心境輕鬆、多休息、多運動及保持皮膚濕潤等,某些血壓藥及消炎止痛藥亦有機會令銀屑病轉差,患者服用其他藥物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備注︰區志森醫生提醒,治療銀屑病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主診醫生討論,再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hket:inline-image name="DrAuChiSum.jpg"}}{{/hket:inline-image}}

皮膚科專科區志森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