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今日(28日)宣布,明日(3月1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包括室內、室外和公共交通工具,但醫院、老人院等高風險場所仍可要求到訪者佩戴口罩。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接受《晴報》訪問指出,預料口罩令取消後,上呼吸道疾病情況可能會有輕微反彈,有3類人士建議繼續戴口罩2至4周再作評估。
同場加映:
管家王|關冷機後即開窗牆身易生霉菌 5大家居發霉黑點解決方法
{{hket:ul-video id="7696"}}{{/hket:ul-video}}
撤銷口罩令︳李家超:明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醫院、老人院等可要求訪客佩戴,詳情即睇:【下一頁】
早前已有政府專家顧問預料,解除口罩令後會有「後口罩浪」。林緯遜指出,上呼吸道疾病例如流感的病原體,在冬季較為活躍,以流感為例,高峰期為1至2月,人多聚集的地方和學校會成為病毒溫床,取消口罩令後,預料上呼吸道疾病比率會上升,加上最近天氣清涼,可能會有輕微反彈,但由於3月已過高峰期,相信反彈情況不會很嚴重,
「如1月取消口罩令個反彈就可能會明顯啲,但3月相信只係少少,好輕微。」
3大高危群組宜繼續戴口罩
林醫生建議,患有慢性疾病人士、長者及免疫力低人士等,在取消口罩令後,最好仍繼續佩戴口罩,先觀察社會情況,例如在取消口罩令後2至4周內疫情有否反彈。至3月底天氣較熱時,如疫情穩定,已接種新冠疫苗、身體健康的長者更可放心,可全面除口罩。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pwfe.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b.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qw.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f.jpeg"}}{{/hket:inline-image}}
不過患有慢性疾病、免疫屏障受損等高風險人士,他建議出入醫療場所也應佩戴口罩,情況跟疫情前一樣;而高危群組的家人如自覺有不適,也應立即戴口罩。不少家長對於應否讓子女繼續佩戴口罩感猶豫,林醫生指幼童不算是高危群組,除非本身患有慢性病或免疫力較低。
他指疫情已發生3年,市民大可稍為放鬆,但如有任何不適,應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特別是發病首1至2天戴口罩最有效,亦不應上班或上學,「有病就戴口罩,呢個係底線」。
網民為清貨繼續戴:屋企仲有幾十盒口罩 教你口罩自製2大清潔工具,詳情即睇【下一頁】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蘇麗儀
-
名人健康|自爆患癌多次徘徊生死邊緣 樂壇天后緊急停工入院僅能用肢體語言與人溝通 |
|
-
【限時價惠$269起】1個價錢食住全包,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 玩轉海上遊日台 |
|
-
-
Healthy Life|瑜伽老師教2組動作減走腰間贅肉 練出結實小蠻腰 |
|
-
胃癌|28歲女子懶理口臭5年檢查發現「胃癌前病變」 致病關鍵曝光 |
|
-
香港人365日圍爐 男士尿酸中招風險高近60%!?三大貼士 清走尿酸 紓緩紅腫痛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名人健康|自爆患癌多次徘徊生死邊緣 樂壇天后緊急停工入院僅能用肢體語言與人溝通
|
-
Healthy Life|瑜伽老師教2組動作減走腰間贅肉 練出結實小蠻腰
|
-
胃癌|28歲女子懶理口臭5年檢查發現「胃癌前病變」 致病關鍵曝光
|
-
香港人365日圍爐 男士尿酸中招風險高近60%!?三大貼士 清走尿酸 紓緩紅腫痛
|
-
力不從心精神差 工作+前列影響大 即測腎虛指數 教你補腎強腰重建「精」「氣」「力」!
|
-
羅蘭﹑魏綺清﹑蘇珊﹑御藥堂﹑樂本健等勇奪健康品牌成就大獎
|
-
髮型師大推!日本醫學級防脫髮方案 | 分析脫髮3大成因 / 4大防脫髮食物 / 限時優惠入手100%日本製生髮救星
|
-
椎間盤突出 脊椎狹窄症 損活動能力 腰椎受傷 延誤治療恐難走路
|
口罩令|取消口罩令疫情料輕微反彈 醫生建議3類人宜繼續戴2至4周
口罩令|取消口罩令疫情料輕微反彈 醫生建議3類人宜繼續戴2至4周
特首李家超今日(28日)宣布,明日(3月1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包括室內、室外和公共交通工具,但醫院、老人院等高風險場所仍可要求到訪者佩戴口罩。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接受《晴報》訪問指出,預料口罩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471257%2F%E5%8F%A3%E7%BD%A9%E4%BB%A4%EF%BD%9C%E5%8F%96%E6%B6%88%E5%8F%A3%E7%BD%A9%E4%BB%A4%E7%96%AB%E6%83%85%E6%96%99%E8%BC%95%E5%BE%AE%E5%8F%8D%E5%BD%88%20%E9%86%AB%E7%94%9F%E5%BB%BA%E8%AD%B03%E9%A1%9E%E4%BA%BA%E5%AE%9C%E7%B9%BC%E7%BA%8C%E6%88%B42%E8%87%B34%E5%91%A8
https://skypost.hk/article/3471257/口罩令-取消口罩令疫情料輕微反彈-醫生建議3類人宜繼續戴2至4周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70000/3471257/WhatsA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70000/3471257/
健康
呼吸道疾病
503
3471257
514
514003012
健康 呼吸道疾病
傳染病,疫苗,新冠肺炎,口罩,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醫生,肺炎,流感,學校,李家超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傳染病,實體詞,中西療法,疫苗,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新冠肺炎,實體詞,醫護健美用品,口罩,實體詞,時事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時事,社會民生,疫情,實體詞,工種,醫生,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肺炎,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流感,實體詞,學校,實體詞,人物,李家超
口罩 疾病 醫生 晴報 呼吸道 人士 疫情 工具 詳情 風險 情況 李家超 醫院 老人院 場所 長者 天氣 高峰期 學校 林緯遜 地方 免疫力 方法 交通 流感 溫床 病毒 霉菌 黑點 高危群組
2023-02-28
口罩令-取消口罩令疫情料輕微反彈-醫生建議3類人宜繼續戴2至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