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療法因有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祛風化濕等效果,即使過程中會造成痛楚,仍有不少人採用,但部分人對相關療法卻存有誤解。有中醫師表示,市民常見的誤解包括以為整個背部都要「下罐」、於不適位置「下罐」才有效,以及拔罐後的痕迹愈深色愈好等。中醫師提醒,如拔罐後有出血、出現水泡或化膿情況,應做好護理,以防感染。
一般而言,拔罐是藉火燃、抽氣等方法,使罐吸附於身體表面,對經絡腧穴造成局部的負壓和溫熱作用,以達到治療效果。註冊中醫陳俊傑表示,根據拔罐的時間、手法和不同藥物的配合,可以有很多功效或作用,最基本是溫通經脈、行氣活血、散邪解表,但血糖或血壓過高、患嚴重心腦血管病人士和孕婦均不宜進行。
溫度吸力影響深淺 或扯傷肌肉
他指,「走罐」是一種常見的拔罐療法,即把拔罐在表皮上吸啜遊走,有鬆弛筋骨等功效;「刺絡拔血」則是先用梅花針在皮膚表皮刺出血,再藉拔罐放血,有治熱毒、挫傷和多種瘡的作用。
拔罐後的位置會留下「罐印」,一般持續數日便會消退,部分人以為「罐印」愈深色便愈好,但陳俊傑指,罐印顏色深淺不一有很多原因,「如果操作正確,例如時間、溫度、吸力等適合,深色即代表該部位本身的病患較重,如瘀、濕、痰、寒或上述混合」,又如肢體之前如曾有外傷並不時呈痛楚,罐印位置同樣會呈深色,宜配合中藥作治療;但如留罐時間太長或吸力太大,導致皮膚或肌肉被扯傷,皮膚同樣會呈深色。
現水泡化膿 做好護理防感染
他亦提到,有些人會以為拔罐時整個背部都要「下罐」,陳解釋,如身體較弱人士「下罐」太多,會更易令真氣散失,翌日只會更加疲勞。另外,部分人覺得哪個位置不舒服就應在該處「下罐」,惟他指「下罐」時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皮肉豐厚度等因素,適當地選擇在接近、遠處或對側等部位「下罐」,才會有更好效果。
部分人完成拔罐後,「罐印」位置或會出現水泡,陳俊傑指根據不同人的體質、身體疾病和策略,下罐的位置可以呈稍紅、潮紅、黑、起水泡以至化膿等情況,如出現水泡和化膿,或曾進行「拔血」,均建議患者用薄紗布蓋着有關位置,以防感染。
常見拔罐謬誤︰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hoto.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7OG-S00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7OG-S00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7OG-S000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7OG-S000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7OG-S00005.jpg"}}{{/hket:inline-image}}
消委會.刮痧︳刮痧顏色越深越好? 6種出痧情況病症拆解【5類人忌刮痧】,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歐文瀚
責任編輯︰林子豐
-
告別手指關節痛!修復軟骨|逆轉關節年齡|減低復發 「Return關節筋肌配方」限時優惠 |
|
-
-
英年早逝︱《康熙來了》爆紅男星驚傳離世享年31歲 遺言曝光被揭「長期飽受病痛折磨」 |
|
-
健康警號丨青筋浮現是疾病先兆?「1個位置」恐是心臟衰竭 10個部位現青筋藏健康危機 |
|
-
致癌危機|一級致癌病毒潛藏體內 90%人青春期已感染 醫揭5大高危行為活化病毒 |
|
-
名人健康丨張根碩剖白甲狀腺癌躁鬱症纏身 臥床6個月無法進食每日僅睡2小時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消委會.刮痧︳刮痧顏色越深越好? 6種出痧情況病症拆解【5類人忌刮痧】
|
-
中醫養生 │ 「暖宮」一條龍療程 非人人適合 亂試恐傷身
|
-
告別手指關節痛!修復軟骨|逆轉關節年齡|減低復發 「Return關節筋肌配方」限時優惠
|
-
英年早逝︱《康熙來了》爆紅男星驚傳離世享年31歲 遺言曝光被揭「長期飽受病痛折磨」
|
-
健康警號丨青筋浮現是疾病先兆?「1個位置」恐是心臟衰竭 10個部位現青筋藏健康危機
|
-
致癌危機|一級致癌病毒潛藏體內 90%人青春期已感染 醫揭5大高危行為活化病毒
|
-
名人健康丨張根碩剖白甲狀腺癌躁鬱症纏身 臥床6個月無法進食每日僅睡2小時
|
中醫療法 │ 拔罐愈深色 不代表效果愈好 體弱「下罐」太多 反損真氣致疲勞 - 晴報 - 健康 - 中醫養生 - D230226
中醫療法 │ 拔罐愈深色 不代表效果愈好 體弱「下罐」太多 反損真氣致疲勞 - 晴報 - 健康 - 中醫養生
拔罐療法因有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祛風化濕等效果,即使過程中會造成痛楚,仍有不少人採用,但部分人對相關療法卻存有誤解。有中醫師表示,市民常見的誤解包括以為整個背部都要「下罐」、於不適位置「下罐」才有效,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469886%2F%E4%B8%AD%E9%86%AB%E7%99%82%E6%B3%95%20%E2%94%82%20%E6%8B%94%E7%BD%90%E6%84%88%E6%B7%B1%E8%89%B2%20%E4%B8%8D%E4%BB%A3%E8%A1%A8%E6%95%88%E6%9E%9C%E6%84%88%E5%A5%BD%20%E9%AB%94%E5%BC%B1%E3%80%8C%E4%B8%8B%E7%BD%90%E3%80%8D%E5%A4%AA%E5%A4%9A%20%E5%8F%8D%E6%90%8D%E7%9C%9F%E6%B0%A3%E8%87%B4%E7%96%B2%E5%8B%9E
https://skypost.hk/article/3469886/中醫療法-拔罐愈深色-不代表效果愈好-體弱-下罐-太多-反損真氣致疲勞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65000/3469886/0227OG-S1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65000/3469886/
健康
中醫養生
503
3469886
514
514003002
健康 中醫養生
治療,拔罐,中醫
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中西療法,拔罐,實體詞,行業,中醫
@Health+
位置 深色 身體 罐印 效果 作用 水泡 時間 療法 陳俊傑 痛楚 經脈 行氣 部位 體質 皮膚 患者 功效 吸力 表皮 人士 治療 背部 溫度 謬誤 消委會 表面 經絡 腧穴 血糖
2023-02-26
中醫療法-拔罐愈深色-不代表效果愈好-體弱-下罐-太多-反損真氣致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