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或煮食後,如發現皮膚表面出現小水泡,需要小心處理。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水泡是皮膚表皮層以下積聚體液的現象,最常見是因摩擦、燙傷造成。至於應否戳破水泡,醫生強調,一般水泡會在2至3星期收水和康復,若水泡細小、不影響正常生活,便不宜戳破,否則會形成傷口,增加引起二次感染的機會。
皮膚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解釋,水泡是皮膚表皮層以下積聚體液,如血清、血或濃的現象。最常見成因為摩擦和燙傷,而曬傷、皰疹和水痘等病毒感染、金黃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藥物敏感、蚊叮蟲咬、免疫系統異常反應,如患汗皰疹、天皰瘡和類天皰瘡等,亦有機會引致水泡出現。
由於水泡內的體液會對皮膚造成壓力,患者主要受痛楚困擾;若水泡由濕疹或蚊叮蟲咬引起,則會痕癢難耐。林續指,運動人士、廚師、家庭主婦、戶外工作者等,均是因摩擦或燙傷導致生水泡的高危人士。而濕疹患者及皮膚乾燥人士則會因皮膚多決裂,易感染病毒、細菌和真菌而生水泡。
水泡出現的位置會按不同成因有異,但林稱,最常見是在雙手和雙腳出現,因手部是最常接觸外界的身體部位,做運動如舉重等,會摩擦雙手;煮食時被熱油燙傷亦會導致水泡出現;至於腳部則是承受全身體重、壓力最大的地方,加上經常着鞋和走路摩擦,令生水泡機會大增。
坊間常有應否戳破水泡的迷思,林強調,只要水泡細小、不影響正常生活,便不宜戳破;視乎水泡大小和深度,一般會在2至3星期收水和康復;患者期間可用乾淨紗布覆蓋患處,以作保護。
處理水泡情況↓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睇 ↓
-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_600_600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1003OG-W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1003OG-W002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1003OG-W002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1003OG-W002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1003OG-W0024.jpg"}}{{/hket:inline-image}}
惟林指,若水泡太大和引起痛楚,則要考慮到醫院或診所,尋求醫護專業協助。她指,醫護會先消毒患處,再用已消毒儀器刺穿水泡表皮,形成小孔讓體液流出,紓緩壓力。但由於刺穿水泡會形成小傷口,患者應搽消炎藥膏和使用消毒膠布,避免傷口二次感染。
林續說,若患者小心翼翼呵護患處,仍不小心弄穿水泡,則要緊記保留水泡表皮,覆蓋傷口作保護,其後亦要搽消炎藥膏和用敷料包紮傷口。
生水泡位置會引起痛楚,或為生活帶來不便,故預防勝於治療,林嘉雯建議市民避免穿着過緊的鞋和襪子,步行一段時間便要休息,而進行會摩擦雙手的運動時,亦須帶手套和格外小心;若是燙傷則要立即沖凍水或冰敷,幫助皮膚降溫。
皮膚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表示,若水泡經常復發,未必是急性問題引起那麼簡單,或是由嚴重皮膚問題,如汗皰疹和天皰瘡等導致,必須盡快求醫治理。
類風濕關節炎 │不只影響關節 類風濕關節炎 可併發肺纖維化奪命,詳情即睇:【下一頁】
記者︰梁薾心
責任編輯︰黎家榮
-
告別手指關節痛!修復軟骨|逆轉關節年齡|減低復發 「Return關節筋肌配方」限時優惠 |
|
-
-
英年早逝︱《康熙來了》爆紅男星驚傳離世享年31歲 遺言曝光被揭「長期飽受病痛折磨」 |
|
-
健康警號丨青筋浮現是疾病先兆?「1個位置」恐是心臟衰竭 10個部位現青筋藏健康危機 |
|
-
致癌危機|一級致癌病毒潛藏體內 90%人青春期已感染 醫揭5大高危行為活化病毒 |
|
-
名人健康丨張根碩剖白甲狀腺癌躁鬱症纏身 臥床6個月無法進食每日僅睡2小時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癌症治療|本港癌症篩查三缺一欠乳癌 篩查須自費致參與率低
|
-
小心扭傷︳為博女友歡心做掌上壓操肌 扭傷腕關節6個月未癒 戴固定器+針灸加速復原
|
-
濕疹︳BB頭頸現紅疹或患脂溢性皮炎 煲「兩花」外敷患處抗炎止癢
|
-
女友息怒︳30歲「公主病」女友為晚餐發脾氣 突暈倒抽搐送院揭腦出血︳附中風4大先兆
|
-
健康新女性︳婦人舌頭潰瘍數周未癒 揭乳癌細胞擴散半年內身亡
|
-
告別手指關節痛!修復軟骨|逆轉關節年齡|減低復發 「Return關節筋肌配方」限時優惠
|
-
英年早逝︱《康熙來了》爆紅男星驚傳離世享年31歲 遺言曝光被揭「長期飽受病痛折磨」
|
-
健康警號丨青筋浮現是疾病先兆?「1個位置」恐是心臟衰竭 10個部位現青筋藏健康危機
|
慎防感染|皮膚出現水泡 若細小不礙生活勿戳破 免致二次感染機會 - 晴報 - 健康 - 飲食與運動 - D221002
慎防感染|皮膚出現水泡 若細小不礙生活勿戳破 免致二次感染機會 - 晴報 - 健康 - 飲食與運動
運動或煮食後,如發現皮膚表面出現小水泡,需要小心處理。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水泡是皮膚表皮層以下積聚體液的現象,最常見是因摩擦、燙傷造成。至於應否戳破水泡,醫生強調,一般水泡會在2至3星期收水和康復,若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366829%2F%E6%85%8E%E9%98%B2%E6%84%9F%E6%9F%93%EF%BD%9C%E7%9A%AE%E8%86%9A%E5%87%BA%E7%8F%BE%E6%B0%B4%E6%B3%A1%20%20%E8%8B%A5%E7%B4%B0%E5%B0%8F%E4%B8%8D%E7%A4%99%E7%94%9F%E6%B4%BB%E5%8B%BF%E6%88%B3%E7%A0%B4%20%20%E5%85%8D%E8%87%B4%E4%BA%8C%E6%AC%A1%E6%84%9F%E6%9F%93%E6%A9%9F%E6%9C%83
https://skypost.hk/article/3366829/慎防感染-皮膚出現水泡-若細小不礙生活勿戳破-免致二次感染機會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65000/3366829/2873c2c1-920a-426b-845f-647489d5cf75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365000/3366829/
健康
飲食與運動
503
3366829
514
514003001
健康 飲食與運動
濕疹,診所,治療,醫生
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濕疹,健康醫療,醫療機構,診所,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工種,醫生
@Health+
水泡 摩擦 皮膚 運動 患者 體液 壓力 林嘉雯 痛楚 細菌 雙手 人士 機會 病毒 生活 醫生 傷口 表皮 患處 系統 反應 蚊叮蟲咬 天皰瘡 汗皰疹 皮膚科 專科 表皮層 以下 藥物 金黃葡萄球菌
2022-10-02
慎防感染-皮膚出現水泡-若細小不礙生活勿戳破-免致二次感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