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早期病徵不明顯確診多為中晚期 及早預防杜絕子宮頸癌肆虐

發佈時間: 2022/09/08

子宮頸癌是目前有望可以根除的癌症,然而香港每日平均有一名女士確診,究其原因,原來早期子宮頸癌無甚病徵,去到中、晚期陰道流血,才令患者察覺病情。有醫生指出,隨著治療技術進步,子宮頸癌患者的存活率有所提升,惟要根除這種癌症,必須從預防入手,減低患癌風險。

臨床腫瘤科專科張天怡醫生指出,大約90%子宮頸癌個案是由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而起,當子宮頸細胞受到這種病毒感染而無辦法自行清除,就有機會演變成癌症,潛伏期短至5年,甚或長達20年。她說,由HPV感染至患上子宮頸癌初期,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病徵,直至發現陰道有不正常出血才會意識到病情,惟此時或為時已晚。

一半患者為55歲以下
子宮頸癌可以分為1至4期,張醫生引述數據指,2019年本港子宮頸癌新症個案中,大約70%確診時已是第2至4期,期數越後,存活率越低,其中第2至3期的5年存活率為60%至70%,去到第4期只得15%。更甚的是,這種癌症近年有年輕化趨勢,雖然本港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4歲,但她指大約一半人是55歲以下,即使是20、30歲後生一群,也有機會患上種癌症。

38歲張小姐正是在年青時確診了子宮頸癌,她記得2020年11月,月經之間陰道不正常地流血,於是接受了柏氏抹片檢查。HPV報告發現她患上子宮頸癌第2B期,無法接受手術切除腫瘤,那刻她感到萬念俱灰,心想「是否無得醫呢?是否必死無疑呢?」,情緒彷如墮進深淵。

預防HPV減患癌風險
主診醫生告訴張小姐,透過電療及化療有助控制病情,她也遵從指示,每日接受相關治療,無奈過程相當辛苦︰「最痛苦是進行體內電療,尿道、陰道及肛門需要插入儀器,令下半身及腰部非常疼痛,不過這些也比不想心靈上的疲累,即使醫護人員非常專業,但要赤裸裸地把身體展露於人前,難免感到尷尬。」她說,治療帶走了她的生育能力,並且提早進入更年期,慶幸的是家人及丈夫一直陪伴,終讓她戰勝了難關。

對於這類不能透過手術清除癌細胞的中、晚期個案,張醫生稱,患者或需要在一個月內進行數十次電療,期間或要合併化療,並會有影響生育能力等副作用,惟近年隨著治療技術不斷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及存活率也大大提高。而美國疾病預防中心就指,某些HPV引致的相關癌症,與乙型肝炎導致肝癌一樣,是目前少數可以預防的癌症。張醫生寄語適齡男女,盡早預防HPV以減低其傳播及患上子宮頸癌風險。

張天怡醫生提醒,治療子宮頸癌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並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