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是常見用作填補牙齒缺失的方法之一,但缺乏清潔及定期維護,仍可積聚牙菌膜在牙齦邊緣,嚴重時將惡化成「植體牙周病」,較一般牙周病更難治療。醫學界近年發現可採用電解治療法,直接破壞及清潔植體表面細菌膜,僅需2分鐘即可完成,惟醫生提醒,曾進行植牙的人士平日仍要保持良好口腔衞生。
引發植牙周圍疾病危險因素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睇 ↓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22OG4-G0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22OG4-G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22OG4-G0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22OG4-G0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22OG4-G0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22OG4-G00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22OG4-G00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22OG4-G00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20622OG4-G009.jpg"}}{{/hket:inline-image}}
牙科醫生季超表示,牙周病是源於牙菌膜與自身免疫系統的不平衡,令牙菌膜內的細菌分泌毒素的同時,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產生炎症因子,破壞牙齦、牙周膜和牙槽骨等所引起。他指,常見的植體置換包括膝關節、髖關節均有小機會感染,但以植牙衍生的植體周圍感染比率較高,曾有研究顯示,植牙周圍牙周病的發生率約為10%,更有約20%植牙人士會患上「植體牙周病」,較常見植體置換如膝關節的1.34%或髖關節的1%感染機率高。
嚴重或要拔走再重植
他續說,植體對細菌的抵禦力比起自然牙弱,患上「植體牙周病」的人不止牙肉發炎,牙骨更可受破壞,一般需進行手術治療,最壞情況或要將本身的植牙「連根拔起」,在牙周病痊癒後重新植牙,對患者造成嚴重困擾。
醫學界近年發現可將電解治療用於植體清潔上,季醫生解釋,原理是藉電解原理於植體表面製造氫氣泡,直接破壞及清潔植體表面的細菌膜,過程僅需2分鐘,既能達至深層清潔,亦有重建表面化學特質、使植體再次擁有骨整合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控制植體牙周病病情,避免牙齦及牙槽骨萎縮惡化,甚至損害其他牙齒,如能因此保留植體,將省卻重新植牙及其他治療的額外成本。
植牙後也要定期檢查
現年55歲的譚先生,右下第一、第二臼齒早前因牙周病而需剝除,完成治療後牙肉健康穩定、加上大幅減少吸煙,故進行了植牙治療,惟3個月後前面的植牙有牙骨吸收狀況,屬早期植牙牙周病,加上植牙前面的第二小臼齒亦有牙周病復發情況,故需剝除第二小臼齒並再植一隻牙,再針對第一臼齒植牙的牙周病進行電解治療、補骨及補牙肉治療,半年後其牙周健康轉趨穩定。
季醫生強調,植牙和自然牙一樣,需定期洗牙和檢查,平日也要保持良好口腔衞生,如發現植體周邊發炎可及早進行治療;而植牙前亦需先治療牙周病,否則可導致植體周邊發炎。
口水腺瘤 │ 面頰突現腫塊 恐患口水腺瘤 有變癌風險 延誤治療可致局部面癱,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歐文瀚
責任編輯:林子豐
-
致癌危機|人不會無緣無故患癌!醫生揭4大致癌原因 「1個習慣」罹癌風險增30倍 |
|
-
降血壓運動|專家教居家就做到!3大最佳降血壓運動 每次做45秒即見效 |
|
-
-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口腔衛生︳男子牙痛難耐面腫求醫拔蛀牙 醫生夾出生猛活蛆揭背後成因
|
-
不良習慣︳習慣嘴巴呼吸會口臭變醜? 牙醫揭常用口呼吸13種壞處
|
-
口腔健康︳18歲少年智慧齒發炎下顎疼痛 拔除2個月後傷口悶痛揭患口腔癌
|
-
牙齒健康︳43歲女日抽30根煙愛甜食飲汽水 滿口爛牙怕睇牙醫只能吃流質食物
|
-
口水腺瘤 │ 面頰突現腫塊 恐患口水腺瘤 有變癌風險 延誤治療可致局部面癱
|
-
致癌危機|人不會無緣無故患癌!醫生揭4大致癌原因 「1個習慣」罹癌風險增30倍
|
-
降血壓運動|專家教居家就做到!3大最佳降血壓運動 每次做45秒即見效
|
-
傳統治療效果欠佳 免疫治療為三陰乳癌患者帶來新曙光
|
牙齒健康 │ 植牙後懶護理 患「植體牙周病」更難醫 電解療法2分鐘深層清潔 - 晴報 - 健康 - 其他疾病 - D220622
牙齒健康 │ 植牙後懶護理 患「植體牙周病」更難醫 電解療法2分鐘深層清潔 - 晴報 - 健康 - 其他疾病
植牙是常見用作填補牙齒缺失的方法之一,但缺乏清潔及定期維護,仍可積聚牙菌膜在牙齦邊緣,嚴重時將惡化成「植體牙周病」,較一般牙周病更難治療。醫學界近年發現可採用電解治療法,直接破壞及清潔植體表面細菌膜,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282354%2F%E7%89%99%E9%BD%92%E5%81%A5%E5%BA%B7%20%E2%94%82%20%E6%A4%8D%E7%89%99%E5%BE%8C%E6%87%B6%E8%AD%B7%E7%90%86%20%E6%82%A3%E3%80%8C%E6%A4%8D%E9%AB%94%E7%89%99%E5%91%A8%E7%97%85%E3%80%8D%E6%9B%B4%E9%9B%A3%E9%86%AB%20%E9%9B%BB%E8%A7%A3%E7%99%82%E6%B3%952%E5%88%86%E9%90%98%E6%B7%B1%E5%B1%A4%E6%B8%85%E6%BD%94
https://skypost.hk/article/3282354/牙齒健康-植牙後懶護理-患-植體牙周病-更難醫-電解療法2分鐘深層清潔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80000/3282354/81b7d65d-045e-4ce3-ad86-52652340a19d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280000/3282354/
健康
其他疾病
503
3282354
514
514003015
健康 其他疾病
治療,牙周病
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牙周病
@Health+
牙周病 植體 治療 周圍 牙菌膜 牙齒 牙齦 細菌 表面 牙肉 牙骨 醫生 臼齒 牙槽骨 毒素 組織 炎症 人士 細菌膜 牙科 原理 能力 因子 醫生季超 圖 口腔 衞生 髖關節 膝關節 前面
2022-06-22
牙齒健康-植牙後懶護理-患-植體牙周病-更難醫-電解療法2分鐘深層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