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BRCA1/2突變乳癌多年輕發病 晚期患者用新療法後如常工作照顧家人

發佈時間: 2022/04/26

BRCA1/2基因突變與乳癌關係密切,此類乳癌的患者大多在較年輕、尚未停經之時便發病。而被喻為「較惡」的三陰性乳癌,原來每六名患者中,便有一名帶有BRCA1/2基因突變。臨床腫瘤科專科盧頴嬋醫生形容,治療這類個案,猶如與時間競賽,療效必須來得比癌細胞的攻擊更快、更有效,才可有望控制病情。盧頴嬋醫生勉勵患者,即使是一場「硬仗」,患者也不要輕言放棄,尤其是近年BRCA1/2乳癌治療有所進步,帶來新希望,籲患者奮力一戰。

盧頴嬋醫生解釋,BRCA1/2本身是一種抑癌基因,當它出現基因突變,便會增加患癌的風險,BRCA1/2基因突變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癌症遺傳風險因素。「每個人身體細胞也有兩條基因,各遺傳自父親和母親。基因會受到破壞,如化學物質、輻射、致癌物質或紫外光等,亦有可能在複製時出錯。每個人身體也有的BRCA1/2基因會製造修復蛋白,以修補基因。可是,一旦BRCA基因出現基因突變,便會增加患癌機會,最常見的就是乳癌和卵巢癌。」

帶BRCA1/2基因突變  雙側乳癌風險較高
提到BRCA1/2,大家也會將其與乳癌連結起來,盧頴嬋醫生說,在所有乳癌個案中,有5%屬於BRCA1/2基因突變。「根據歐美的研究數字顯示,一般女性一生中患上乳癌的風險為13%,但如果遺傳了父或母親的BRCA1基因,風險增加至55至72%,帶有BRCA2則升至45至69%。」此外,如乳癌患者屬於BRCA1/2基因突變的話,雙側乳房也會出現乳癌的風險較高。

治療三陰性癌症如與時間「鬥快」
BRCA1多見於三陰性乳癌,這個癌症的生長速度較快,盧頴嬋醫生說醫學上會認為是相對較「惡」、較難醫治的癌症,治療過程必須與其「鬥快」,才可控制病情。過往,三陰性乳癌不適合使用荷爾蒙治療和標靶藥物,特別是晚期乳癌患者,治療方案基本上只剩下化療一途,治療前景不太理想。

幸而,精準醫學越見發展,醫學界發現每六位三陰性乳癌患者有一位帶BRCA1/2基因突變,可說是為三陰性乳癌患者點亮了另一條治療之路。隨著新治療的出現,只要患者帶有遺傳性BRCA1/2 基因突變、HER2陰性,就能夠以PARP抑制劑進行治療。

口服 PARP 抑制劑成效較化療大
盧頴嬋醫生說:「這種治療所運用的原理是當癌細胞的BRCA基因出現突變後,細胞需透過PARP蛋白修復破壞的基因,PARP抑制劑可以阻止這個修復機制,使癌細胞自然死亡。對比化療,這種治療的好處是口服,而且副作用較輕微,即使是病情較嚴重、年紀較大的患者也可使用。」

有研究顯示,與化療比較,使用PARP抑制劑,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延長了2.8個月,起效時間與化療相若,客觀緩解率比化療大一倍。不過盧頴嬋醫生提醒,乳癌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再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個案:PARP 抑制劑助患者重回媽媽角色
本身任職教師的37歲張女士,右邊乳房確診三陰性乳癌,屬第二期。醫生為她進行手術後,再進行化療和電療減低復發機會。但不幸地,兩年後她左邊乳房、腋下有硬塊,進行正電子掃描後,更發現已擴散骨骼、肝臟,同樣也是屬於三陰性,但一線化療成效不彰,感到非常氣餒,想放棄治療。令她最沮喪的是,她連抱起四歲女兒也感到乏力,更不可能照顧女兒。醫生與她商討並安排進行BRCA基因測試,結果顯示她帶有BRCA1/2基因突變,決定使用PARP抑制劑,治療半年後腫瘤縮小,情況穩定,張女士的病徵也減退了不少,能如常工作和照顧女兒。

{{hket:inline-image name="IMG_0278_1.jpg"}}{{/hket:inline-image}}

▲臨床腫瘤科專科盧頴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