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心臟健康 │ 近半患者心臟病發前無徵兆 組織推$4800優惠價電腦掃描 助及早識別

發佈時間: 2021/12/15

心臟病是「隱形殺手」,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指,近半病人在病發前毫無徵兆,而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可及早識別患者。然而,在公立醫院輪候心臟電腦掃描檢查需時逾3年。由香港亞洲心臟中心發起的「暖心行動」由上月起推出「暖心價」心臟電腦掃描,市民毋須經公立醫院轉介,都可以優惠價進行心臟電腦掃描檢查,及早識別病情及接受治療。

預防心臟病5貼士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睇 ↓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1215OG6-G0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1215OG6-G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1215OG6-G0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1215OG6-G0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1215OG6-G0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1215OG6-G006.jpg"}}{{/hket:inline-image}}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指,近半心臟病患者在發病前都無病徵,但香港有30%心臟病患者在病發時立即死亡,鼓勵18歲或以上市民每年進行體檢,及早了解有否患心臟病並接受治療。

而心臟病患者接受「通波仔」手術也有一定風險,黃稱,「通波仔」約有1%風險會引致手術併發症如中風或傷口發炎。一般當血管堵塞至90%或以上便需做「通波仔」手術,而血管收窄50%至70%則屬「中度狹窄」,病人需進一步檢查,以判斷需接受藥物治療或做手術。

放射科專科醫生徐偉聰表示,傳統可進行血流儲備分數(FFR)檢查,在病人血管中插入細管,通到心臟量度心臟的壓力和血流,以評估病人是否需「通波仔」。惟FFR檢查屬入侵式檢查,有一定風險;而最新技術、非入侵性的「血流儲備分數造影」(CT-FFR),只需運用病人的心臟電腦掃描影像,通過電腦程式的模擬和計算,便可得出數值作分析,從而判斷病人適合接受藥物或手術治療。

毋須經公立醫院轉介

目前公立醫院約有2萬人輪候進行穩定型冠狀動脈疾病第一綫的電腦掃描檢查,一般輪候時間逾3年,或阻礙病人接受治療。「暖心行動」上月起擴展計劃至第三階段,推出「暖心價」心臟電腦掃描,香港亞洲心臟中心總經理陳文偉指,市民毋須經公立醫院轉介,可以4800元(原價8600元)進行心臟電腦掃描及會見心臟科專科醫生,詳情可致電9722 0151查詢。

{{hket:inline-image name="sksinn20211208209.jpg"}}{{/hket:inline-image}}

51歲的林女士患有糖尿病,她於2017年11月因心口痛到公院急症室求醫,醫生建議她排期進行心臟電腦掃描檢查,惟需輪候半年以上,因擔心病情遂轉到私院進行檢查,結果發現一條血管堵塞約9成,醫生即安排翌日為她「通波仔」。林慨嘆,幸及時進行手術,否則後果難以想像。

 

心臟健康|心血管病患4成無戒口 近9成人不知三高指標或難控病情,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練怡蘭

責任編輯:林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