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創新科技|中大科學園設6實驗室 研發AI及醫療科技 

發佈時間: 2021/12/06

港府早前推出「InnoHK創新香港」平台,冀吸引多間大學參與進行不同創科開發,其中中文大學在科學園設立了6間實驗室,分別進行人工智能(AI)和醫療科技的研發,中大副校長岑美霞表示各實驗室均獲得數以億元計的資助,希望令大學的研究成果轉化成實用產品推出市場,長遠不排除再擴大各實驗室以進行更多研發。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1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1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9.jpg"}}{{/hket:inline-image}}

在3個聚焦AI發展的研究所當中,明年初起投入運作的「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嘗試結合機械工程和醫護人員知識,研發可於臨床應用的手術器材和技術,如智能磁錨定內窺鏡、納米控制治療技術等,未來亦希望發展骨科、腦外科和鼻腔相關治療。中心主任趙偉仁教授及歐國威教授表示,該中心同時是亞洲首個機械人臨床實驗基地,讓不同的醫療機構或企業在推出新技術前,可於屍體或大型動物身上進行實驗,目前已獲數間海內外機構接洽。

「博智感知交互研究中心」則集中發展貼近生活的人工智能技術,推動香港成為智慧城市。中心主任蒙美玲教授透露,正進行的項目包括訓練AI經模擬器學習駕駛,除讓40多輛AI控制的車輛同時在模擬器內行駛,以讓AI學習不同的駕駛模式,亦會由研究員同時駕駛,加快AI的學習進度可達50倍。中心亦有研發智能製衣技術,透過74個鏡頭拍攝人體後由機器自行縫製衣服,最快2小時便能完成。

而「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則推動各式機械設備和AI在物流運輸和工業上的應用,如發展無人運貨車、軟身機械爪和配件識別技術等,中心主任劉雲輝教授指,物流業不少工序屬厭惡性或重複性的工作,部分亦有一定危險性,加上疫情導致更難招聘人手,期望發展自動化技術以取代部分人力工作。

 

創新科技|入境處「非觸式e-道」 二維碼加容貌識別 7秒過關,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歐文瀚

責任編輯:林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