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器官捐贈|本港完成首對交叉捐腎手術 患者已出院 醫管局盼擴家屬配對

發佈時間: 2021/11/03

醫管局在今年8月完成全港首對交叉捐腎手術,受贈人和捐贈人為2對中年夫婦,他們因血型及人類白血球抗原(HLA)不脗合,無法接受親屬捐腎,而交換向彼此配偶捐出腎臟。局方指,他們的洗腎年期長達6至8年,身體狀況亦受影響,幸在今年6月終做到配對,8月手術後,同於9月出院。而為維持手術公平性,不但特意錯開捐贈者和受贈者入手術室時間以保密身份,主刀的瑪麗醫院和瑪嘉烈醫院醫生更是通過視象形式溝通,確保同步動刀和摘取腎臟,減少中途有人反悔等變數。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指,局方早於2018年第4季推出腎臟配對捐贈計劃,為2,300名正輪候屍腎、平均輪候期長達54個月的病人提供另一途徑。惟因計劃屬自願性質,且前題是必須要家屬願意捐贈,故目前配對池中只有26組病人,今次成功配對的中年夫婦正是其中一組。他冀日後配對池可再壯大至100至200組規模,以增配對成功率。至於配對池是否純港人受惠,他指法例未定明受助人來源,但強調捐贈計劃主要服務港人,只會在危及生命的情況下才作其他考慮,而若對病人有利,將研究會否與海外配對池連結,但不同區域法例不同、器官運送等均是難題。

醫管局腎臟配對捐贈工作小組聯席主席郭少燕補充,現時移植手術有兩大難題,一是輪侯捐腎者中4成人是O型血,因他們只能接受O型腎,配對成功機會較其他血型少。二是HLA抗原問題,正常器官移植者抗原脗合度愈高,排斥風險愈少,但只要有對應的1個抗體,移植失敗風險便會增加。惟不少女性因懷孕致抗體急升,部分甚至有20、30種抗體,令她們難以接受至親捐腎:「因她們體內的抗體多來自丈夫,故縱丈夫想捐腎,亦因抗原和抗體不脗合而配對失敗。」

同一小組主席馮加信續指,今次成功配對的受贈人甲和受贈人乙均已洗腎多時,當中甲有2名親人想捐腎仍配對失敗,他亦曾與另一組人配對成功,惟對方因私人理由卻步致手術中止,對今次能成功完成移植感欣喜。

局方強調,配對機制須雙方自願,術前只要有一方反悔,手術便不會進行。而所有捐贈人都已簽同意書,若術中發現其中一組受贈人不宜移植,已摘取的腎臟會立即轉贈予屍腎輪侯冊的首名排隊者;而另一組手術會如期進行。

交叉捐腎條件:

  •  血型相配
  •  HLA抗原的6個基因脗合度高
  •  捐贈者與受贈者年齡差距在30歲內
  •  輪侯時間較長者優先
  •  病情適宜移植

資料來源:郭少燕醫生

廁所閒聊得知雙方丈夫同患腎病,兩女同事互捐腎臟救回對方愛侶,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脫芷晴
責任編輯:方雅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