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物安全|盒裝預先去殼生蠔興起 食安中心警告風險比未去殼更高

發佈時間: 2021/07/24

要數港人愛吃的食物,生蠔一定榜上有名,近年流行盒裝即開即食去殼生蠔,適合貪方便人士,不過食物安全中心在新一期「食物安全焦點」指出,進食生蠔風險高,生吃預先去殼冰鮮蠔的風險則更高,因為在運輸過程中如溫度不當,蠔隻容易迅速滋生細菌。

蠔去殼保存不當 會迅速變壞

報告指出,蠔是濾食性動物,過濾海水時,體內會累積水中的物質,包括弧菌、諾如病毒及甲型肝炎病毒等病原體,採收後細菌仍會在蠔內繼續生長。而在去殼枱把蠔肉從外殼中取出時,往往會接觸到污垢、泥土及碎屑,令生蠔受污染。

食安中心又指,如果在正確的溫度及條件下貯存,未去殼的蠔即使經過長途運輸,仍可以存活。然而,蠔在去殼後便會死亡,如果沒有保持足夠低溫以抑制細菌生長,生蠔會迅速變壞。去了殼的蠔應盡快包裝和冰鮮或冷藏。此外,在運送期間必須維持不間斷的冷鏈,才可確保蠔隻的安全及品質。

有傷口下進食或令細菌入血

無論是否預先去殼的生蠔,進食後都有機會感染病原體,以往就有市民因食蠔而食物中毒,出現腹瀉、腹痛及嘔吐等,美國德州更曾有一名婦女進食生蠔後感染弧菌病(Vibriosis),最終雙腳腐爛發黑死亡。香港醫學會會董鄭志文醫生曾解釋,一般情況下食用生蠔的感染風險很低,但若食用者本身有傷口,又飲下受污染的海水,就有機會令細菌入血,嚴重者會出現食肉菌感染徵狀。

4類高危人士避免食用

鄭醫生又補充,長者、幼童、長期病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類固醇的都是高危人士,因為他們的抵抗力比較低,令細菌有機會入血,或導致身體局部受感染,嚴重者可於數小時內有生命危險。他提醒如果進食後出現發燒、四肢局部出現紅腫、劇痛或皮膚變黑等症狀,應盡快求醫。

(↓點擊圖片放大↓)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eg"}}{{/hket:inline-image}}

專家建徹底煮熟方可食用

不少人認為生吃海產才能品嚐其鮮味,但報告指出,要消滅蠔隻中食源性病原體,唯一可靠的方法是把蠔煮熟,做法是烹煮至內部溫度達攝氏90度,並維持90秒,才能殺死有害細菌及病毒。

家庭醫生陳念德亦曾指出,進食貝殼類海產如帶子、花甲、蝦及蟹時要小心,因為它們含有大腸桿菌或甲型肝炎等細菌,食用前應徹底煮熟,才能確保安全。

同場加映:

夏日水果|果欄專家推4款當造日本蜜瓜 揀新鮮靚瓜要睇3個位置【附揀靚瓜方法】

{{hket:ul-video id="3485"}}{{/hket:ul-video}}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立即體驗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

撰文:陳雯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