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大新市場觀點】通脹預期升溫下的投資選擇

發佈時間: 2021/05/27

環球經濟復甦帶動大宗商品價格走高,市場對通脹的預期升溫,甚至開始關注央行會否提早收緊貨幣政策以應對通脹。面對通脹升溫,本地投資者有什麽抗通脹的選擇?

美國4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加快至4.2%,為2008年以來最大升幅;生產價格指數(PPI)按年升幅亦加快至6.2%,兩者升幅都高過市場預期。內地生產物價通脹亦升至6.8%,創三年半新高。數據加深投資者對通脹的憂慮,觸發環球股市(包括港股)特別是科技股大幅波動。

原材料及能源是傳統的抗通脹板塊,能直接受惠商品及油價上升,年初至今升幅已超過兩成,表現為眾板塊中最好(截至5月24日)。雖然近日內地要求有效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原材料板塊短線或會較爲波動,不過隨著環球經濟復甦,中長線預計仍會繼續受惠整體商品價格走高。

除此之外,本地房地產信託(REITs)亦是另一抗通脹的選擇,特別是以本地零售業務爲主的房地產信託。房託內的物業例如商場、街市、停車場等租金收入可隨著經濟復甦及通脹升溫而上升,達到抗通脹的效果。與此同時,隨著本地防疫限制措施逐步放寬,商場人流改善,有利零售租務前景。房地產信託派息穩定,現時在本港上市的房地產信託股息率尚算吸引,約為4%至8%。

加息疑慮或引發市場波動,派息穩定、同時估值不算昂貴的公用和金融板塊也是較爲穩陣之選。屬防守型兼派息穩定的公用股能為投資組合帶來穩定的股息回報,而公用股中的電力、燃料等業務均屬民生必需品,其利潤或受惠通脹帶來的價格調升。在通脹升溫及加息的預期下,市場憧憬銀行淨息差擴闊,有利銀行盈利前景。觀看恒生綜合行業指數5月初至今表現,發現除了原材料和能源股之外,公用、必需性消費、以及金融板塊亦能逆市上升(截至5月24日),或反映資金已悄悄地流入「抗通脹」板塊。

最後,當然不少得即將開始接受認購的政府通脹掛鈎債券(iBond),其利息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計算的平均按年通脹率掛鈎,並設有2%的保證最低息率。我們預計本港明年及後年通脹分別升至2.3%和2.5%,若通脹率向上,iBond可為投資者帶來更高的利息收入。

更多大新市場觀點:>按此<

=================

本文所載資料為大新銀行或其聯屬公司之觀點,截至本文日期,相信相關資料來源乃屬可靠。投資涉及風險。銀行對任何數據或預測的準確性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保證。本文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建議、要約或招攬。

(資料由大新銀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