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用安全│打開盒裝雪糕分量少薄冰似發霉 網民籲換貨:明顯融過再雪

發佈時間: 2020/12/10

不少家庭的雪櫃內都備有家庭裝雪糕,方便一家人飯後開開心心吃甜品。不過,有網民表示最近從超級市場購買了一盒家庭裝雪糕,惟打開後發現雪糕分量比平常少,且表面有一層薄冰,擔心當中有安全憂慮,於是立即扔掉不敢進食。有網民都懷疑,該盒雪糕是融化之後再冷藏,勸喻事主到超市換貨。

該網民周二(8日)在Facebook「中伏飲食報料區」圖文並茂發帖,指從超級市場買了一盒家庭裝的石板街口味雪糕,但打開盒蓋時發現雪糕有異樣。從照片所見,該盒雪糕分量較少,並未裝滿整個雪糕盒,而其表面更有一層薄薄的碎冰,狀似發霉。事主直言「睇見都唔敢食」,又稱下次購買後,要即場打開驗貨才帶回家。

每兩年換一次鑊被丈夫嫌太密,專家:鑊面刮損易釋有毒物質,詳情即睇:【下一頁

網民:明顯融過再雪,食壞人

對此,不少網民都認為該盒雪糕質量明顯有異,「唔講以為喺垃圾桶執到」、「正常係滿㗎!呢盒都唔滿嘅」,又懷疑該盒雪糕曾被人開封,「睇落去......直覺似畀人食過」。事主回應指,雪糕盒並無密封膠紙,而盒蓋有膠條封好,可確定該盒雪糕為全新。

此外,許多人都指該盒雪糕明顯是融化之後再冷藏,指過程中會滋生大量細菌,建議事主到超市換貨或退貨,「明顯融過再雪」、「明顯融咗再番雪,唔好食,拎去退款,攞埋張單」,「好X多細菌,唔好食食壞人,融完又雪番」。有網民稱曾自家製雪糕,指做雪糕有氣體在內,雪糕融化後氣體流失,導致雪糕「變矮」,著事主不要進食融化的雪糕。

融化雪糕再冷藏存風險

英國阿斯頓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師Amreen Bashir曾在網站theconversation.com表示,將融化的雪糕再冷藏存有一定的食安風險。她指出,此情況常發生在雪糕從雪櫃取出解凍後,再放回冷藏,然後再取出食用。

她解釋,雪糕在室溫下融化速度相當快,而含奶、含糖及液體狀的雪糕原料漿是李斯特菌等細菌的滋生溫床。為免受細菌感染,她建議避免將整個雪糕桶取出享用,應舀出所需的份量後再將之放回雪櫃,亦要避免用食過的匙羹再舀雪糕。

雪糕融化加速細菌滋生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科技學院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助理教授蔡少薇博士曾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雪糕融化後再冷藏引伸的食安問題,主要受水分、營養、溫度三個因素所影響。

她解釋,一般而言雪糕原料漿會經巴士德消毒法加熱處理,即把原料漿的溫度加熱至不低於攝氏71度,並保持該溫度不少於10分鐘,可將大部分致病細菌及可致食物變壞的細菌消滅,再加上原料漿經冷藏,因水分結冰可減少細菌生長,對控制微生物有幫助。

但當雪糕融化,水分由冰變水,有助細菌滋生。另一方面,雪糕以牛奶為主要材料,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酸鹼值為中性,提供一個適合細菌滋生的環境。放在室溫環境解凍,即存放在危險溫度範圍(攝氏4至60度),當空氣中的細菌附在雪糕,更會加速細菌繁殖。

李期特菌可釀食物中毒

據衞生防護中心及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顯示,李斯特菌在環境中無處不在,食物亦有可能含少量李斯特菌。一般而言,進食含有少量李斯特菌的食物(例如每克食物少於100個菌落形成單位)對健康影響極微,但萬一細菌數目增加,便有染上李斯特菌病的風險。

李斯特菌在低至零度仍可緩慢地生長,當食物長期存放在雪櫃,有機會令李期特菌慢慢繁殖。若果這些食物未有烹調並徹底煮熟,進食後可能會受感染。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燒、頭痛,有時會出現腸胃不適的病徵,如噁心、嘔吐及腹瀉等,部分患者或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腦膜腦炎或敗血症。

翠玉瓜放雪櫃一晚長出大量活蟲,專家拆解長蟲成因,詳情即睇:【下一頁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黎穎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