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心理健康】浸大推認知行為治療網上計劃 助大專生紓壓

發佈時間: 2020/08/25

過去研究發現,有近半本港大專生有心理壓力及抑鬱焦慮症狀,浸大與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合作,推出一項名為「REST Online」的認知行為治療網上計劃,現招募280名18歲以上、面對輕度至中度心理壓力、高級文憑至研究生的大專學生參與。領導團隊的浸大社會工作系副教授潘佳雁表示,計劃提供一種更容易接觸到的輔導服務,透過綫上和綫下支援,協助學生紓緩大專學習的壓力。

潘佳雁指出,大專生面對生活和學習模式轉變、學習量增加、以及建立全新人際關係等挑戰會產生壓力,但大部分人未必會主動尋求輔導。但普遍學生會忽略心理壓力於認知、情緒、行為和生理方面的徵狀,將壓力「正常化」,亦不會輕易向別人透露負面想法,令他人覺得自己「搞唔掂」。

學強化壓力管理技巧 改善心理健康

潘續指,大專生常將失敗歸因內在缺憾,及將成功歸因外在因素,「覺得考得好係因為考試容易咗」,又過度追求完美主義,故計劃會協助大專生重建認知,建構現實的期望和再訓練歸因,強化壓力管理技巧,並改善心理健康。

{{hket:inline-image name="e1acc9d3-119c-4c34-a457-708fc2c5f575.jpg"}}{{/hket:inline-image}}

網上計劃的8節課程後亦有1節電話傾談,了解服務進展。(受訪者提供)

曾參與潘佳雁教授的認知行為治療通識課程,浸大商學院三年級生陳紫倩,因半年內連番覓實習不果,曾埋怨自己「好差、無能力、無技能才導致無公司請我」,夜不能寐,又經常檢查電郵和電話,擔心錯失機會。儘管友人及家人都安慰她放鬆些,惟陳坦言「控制唔到(好緊張)」,幸好學習認知行為技巧後,分析好壞處並選擇改以把握時間學習新技能為目標,及了解無工作屬大圍經濟因素,終令自己放鬆。陳認為技巧十分有用,能助面對自己有壓力事宜,及幫助身邊的人。

「REST Online」計劃會先透過網上問卷和會面評估篩選參加者,若其心理壓力屬輕至中度,會獲邀參與為期10周的計劃;高風險個案則會被轉介至社會服務單位作緊急跟進。為期8星期的網上服務計劃,過程中段會有1節面談,8節課程後亦有1節電話傾談,了解服務進展。參加者完成計劃後須接受心理健康及憂鬱焦慮的評估,並在3個月後再接受跟蹤評估,若有需要會再轉介服務。計劃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近百萬元,為期2年。

撰文:陳欣彤

責任編輯: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