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環保爸爸 利用廢物變趣味玩具

發佈時間: 2020/06/03

港爸麥偉林(Norman)經常以廢物製作玩具及樂器,兩兒子更受他感染一起動手做。這位環保爸爸自言小兄弟身份由玩具買家變成設計師,除學懂珍惜外,更提升他們解決困難的能力、創作力等等,充滿教育意義。

Norman原本是一位玩具設計師,更一做便十幾年。回想從前,Norman因工作關係,兩個兒子(8歲的籽朗、6歲的籽陶)的玩具從來不缺,高峰時兩個仔的玩具車平排放在地上,佔去屋企大廳的四分一位置,而且更愈買愈多。Norman說︰「以前逢周六我們一家都會去玩具店,每次兩兄弟都一人買一件,每件都要百幾二百元,每星期就花幾百元,一個月花費都不少。」

三父子都是無玩具不歡,但最終令3人走上製作環保玩具之路,原來是無心插柳的。「兩個仔經常玩車,但玩完都不收拾,地上滿是汽車。當時我見屋企有兩個鞋盒,便做了一個兩層高的停車場,希望他們把車『泊』入去。」

由鞋盒停車場開始

果然,兩兄弟一見停車場覺得很新奇,十分合作「泊車」,當時只有4歲的哥哥在停車場旁邊,放置花樽作為高樓大廈,打造成一個城市。「我覺得很神奇,原來不用買回來的玩具,就是一個用廢物做的環保玩具,都有教育作用,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3人的作品眾多,有用罐頭做的小電車、衣夾及牙籤做的汽車、衣架做的弓箭等等。由於Norman喜歡音樂,亦有製作不同的環保樂器,如用餅乾罐做結他、洗潔精桶做拇指琴、紙筒做洞簫等等,全部都可彈奏得到。

兄弟性格有所改變

做了環保玩物大約兩年多,Norman說兩兄弟對玩具的「態度」有很大變化。「以前買回來的玩具,玩兩、三日便被打入冷宮,但現在的玩具是自己做,便不斷重複玩,更會珍而重之,就算玩爛了,會拆出一些有用材料,如膠、木等,放在回收箱內下次再用,不願意浪費。」

不只對玩具的態度,就是性格上也有很大轉變。「當他們向朋友或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時,會講出玩具特色及如何做等等,正好訓練他們的presentation skills,更增加自信心。」而兩兄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大的進步。「雖然我家有很多環保材料,但就很少有繩。有次他們拿着一條繩,原來是取自搖搖,他們想用來做升降機的大纜,還會研究長度、粗幼、韌度、比例大小及顏色等等,這是一個觀察力的訓練,有助他們解決疑難。」

撰文︰招美寶

圖片︰黃建輝、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運慶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