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買口罩】港醫生為診所同事購口罩應急 誤中假口罩商陷阱被騙2000萬

發佈時間: 2020/04/11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數個月,本港早前鬧「口罩荒」,不少港人透過網上途徑在海外購買口罩,惟有醫生為診所同事買口罩應急時,不慎誤墮騙局失2000萬元。警方近月接獲過千宗賣買口罩的騙案,最少3000人受騙,總涉款高達4800萬元,至今拘捕39人,警方呼籲市民要於信譽良好的平台上購物,以免落入圈套。

警方表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共接獲1633宗口罩騙案舉報,涉及超過3000名受害人,年齡介乎13至69歲,損失金額逾4800萬元;就當中約120宗案件,至今共拘捕39人。警方指,大多受害人與賣家失去聯絡後才知悉自己受騙,繼而報警求助。

港醫生被騙2000萬 警方截回7成半款項

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楊蓉表示,涉款最高的一宗案件涉及2000萬元。受害者為本地診所集團,診所集團負責人為醫生,於網上刊登帖文徵求口罩,同日有騙徒冒認是歐洲的口罩供應商,並主動聯絡商議銷售詳情。

負責人不虞有詐,按指示將232萬歐元(約2,000萬港元)匯到14個海外戶口,後來未有收到貨物及賣家失蹤,懷疑受騙報警。經警方調查,發現案件牽涉共7個國家,隨即聯絡相關海外執法機構並展開行動,成功截回約1500萬元。楊蓉提醒,如有口罩供應商要求買家將錢匯到不同國家的戶口,多屬洗黑錢集團的常用手法,市民必須提高警覺。

拆解口罩騙徒常用3招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偵緝高級督察李立民表示,於過千宗口罩騙案中,逾8成與社交及網購平台有關,綜合警方資料,騙徒常見手法有3種:

1. 針對消費者

騙徒覷準市民求口罩心切,遂在網上社交平台發文賣口罩,但要求先付款後發貨,當收取款項後,便會以不同藉口延遲發貨,其後便將社交平台帳戶取消,同時失去聯絡。

2. 針對企業

騙徒會偽冒著名的口罩供應商,或者扮成海外銷售口罩的公司,開設假網站誘使受害人登入及落單買口罩,又或者開設與真口罩公司名稱十分相似的網站或電郵賬戶,然後要求受害人將款項存入多個不同海外銀行戶口,收錢後去如黃鶴。

3. 假借錢 真洗黑錢

有騙徒更會利用他人的銀行戶口「洗黑錢」,他們會先以不同藉口向受害人借錢,以套取銀行戶口資料,再用該戶口收取賣口罩的騙款,其後向受害人訛稱超額還款,要求將餘額歸還,令受害人無辜捲入洗黑錢罪案。

李立民提醒,市民於網上購物時應光顧良好信譽店舖,切勿隨便向賣方透露個人資料,並建議4招拆解騙徒常用手法:

1. 對賣家背景進行資料搜集,評估其可信性。

2. 記錄賣家資料,並要求對方提供可識別個人身分的收款銀行戶口,以便追查。

3. 留意網店的開設日期,要加倍小心近日才開設的網店。

4. 留意賣家的店名及電郵地址是否真確,因有騙徒會開設與真實公司極相似的店名或電郵帳戶騙取信任。

李立民表示,警方已與各部門合作並成立專責小組,跟進網上口罩騙案,如有市民懷疑受騙,可致電警方熱線18222。

 

撰文:賴天兒

責任編輯:黃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