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親子行山切忌跟風 專家教家長出發前4大注意事項

發佈時間: 2020/03/09

近日吹起一股行山風,許多人紛紛湧上山頭,呼吸新鮮空氣之餘打卡拍照;亦有不少家長乘着周末好天氣,帶子女一同登高郊遊。一向以山野為教室的「愛童行學園」創辦人Kinal就提醒,行山是一門學問,家長出發前應充分做好預備,切忌抱打卡心態。

愛童行學園奉行芬蘭教育理念,主張體驗式學習,各山野和郊野公園都是他們日常教育學生的「課室」。有着豐富帶兒童行山經驗的Kinal說,其實2歲以上的小朋友已經可以開始行山,「2至4歲已經可以行啲初級嘅山徑,例如水塘、家樂徑,啲路綫環繞住水塘,同埋得一條路徑,會易啲。」他說。

有些家長會參考路綫難度有多少「星」來選擇行山地點,他就指出這些「星級」不可作準︰「每個小朋友同家長能力都唔同,無行開山嘅,1星都可以出事。」最重要是出發前做足準備工夫,「唔好見人post相,好似好靚就去,一定要做好準備。」

必備行山鞋 1至3km短綫為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Kinal說,首先要預備行山裝束。「第一要準備行山鞋。有啲人着波鞋就去行山,但波鞋係畀人行平路嘅。行山鞋先可以應付到山路、石路、沙路,唔會滑腳。」他提到,5歲以上的小朋友一定要準備行山鞋,因他們已有一定身高,身體重心開始高。同時亦應選擇活動力佳的衣物,方便運動。

路徑方面,Kinal建議家長選擇1至3km的短綫,「3km以上小朋友會吃力。」過程要以輕鬆為主,以免小朋友「怕咗」行山,Kinal表示,「大人行山可能為咗親近大自然,但小朋友志在玩,一定要預時間畀佢停係度玩,所以短綫就比較適合。」

留意天氣預報 必須先探路

另外,亦要留意天氣情況。「例如依家春天,有時會大霧。可能山下面明明晴天,上到山就好大霧,一定要check清楚。」他提醒如遇上濃霧就應該離開,取消行程,切勿逞強。

Kinal強調,最重要的是出發前家長必定要先探路,熟悉所行路徑。「要帶小朋友去行山,一定要好熟條路綫,要識晒每一個分岔路。最好幾個家長一齊去探幾次路,為突發情況做好準備。」切忌貪新鮮和刺激,胡亂去行不認識的路徑。

發掘後山路徑 避開熱門地點

行山風潮令山區人滿為患,Kinal就提議大家發掘身邊的山徑,避開熱門的行山地點。「其實香港好多山,大家可以多啲發掘下屋企後山嘅山徑,何必同人逼呢?」他指很多路徑已經有山友繫好絲帶作記認,「可以約多幾個人,一齊行熟去再帶小朋友去,唔一定要去熱門地方。」

撰文︰王寶欣

圖片︰愛童行學園提供

編輯︰余運慶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