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肝科病人聽到切除肝臟手術,還未細聽醫生解釋,可能已經「耍手擰頭」—認為開刀做手術風險高、年紀大「一定做唔到」。不過今非昔比,外科專科醫生夏威醫生指,無論在知識、技術、儀器和藥物近年均有大躍進,年逾八十歲的長者,一樣可以接受肝切除手術。
夏威醫生指,須考慮肝切除手術的患者,包括肝癌患者,或肝臟血管瘤或囊腫,但未能接受保守治療的患者。以肝癌來說,手術屬根治性治療,若能把腫瘤割清,便可大幅降低復發風險,但過往數據反映約只有一半人能接受手術。「原因之一是確診時癌症已擴散,難以手術割清;其二是患者的肝臟或身體狀況被評估為不適合接受手術。」夏醫生解釋。
針對後者而言,醫生昔日只能採取姑息性治療,即未必進取地進行治療,但近十多年醫學界一日千里的發展增加手術可行性,大增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療的機會。「隨著醫生對肝臟及其病症的認識提升,術前評估肝功能更為精準,以及手術技術累積相當經驗,突破不少往日的限制。」
術前養肝增手術機會
夏醫生舉例續說,從前有一部份患者因慢性肝炎而有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萎縮;切除腫瘤後,剩餘的肝臟不足以維持身體功能,引發肝衰竭,為免因小失大,過往只能放棄進行手術。近年發展出的肝門靜脈栓塞法,能透過堵塞將切除的一邊肝臟血管,讓身體誤以為失去肝臟而刺激肝臟增生,再經電腦掃描精準預算,確保術後有足夠殘肝量,便能進行手術。
手術技術的提升也讓醫生縮短手術時間、減低出血及輸血風險,增加手術成功率。不過,要稱得上一個完全成功的手術,還要對付術後併發症這個強敵。
嚴防術後併發症
夏醫生表示,無論術前進行多少評估,術後實際的反應仍有變數,小部份患者或會出現不同形式的併發症,「術後肝臟受損,患者抵抗力較低,加上手術時間由4至10小時不等,經歷長時間麻醉,患者的呼吸道會積聚不少痰液,惟術後多需時臥床休養,患者未必輕易咳出痰液,結果容易淪為細菌溫床,增加感染風險,通常先引發肺炎,繼而可入血,引發一連串炎症反應,演變成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可高達50%。」
因此,術後監測與護理很重要,尤其是術後首3天,「護理團隊會鼓勵患者盡早活動,或採用器材輔助患者呼吸、咳痰,以減低上述感染風險。與此同時,醫生將嚴格監控患者有否出現任何感染跡象,如心律改變、發燒、器官功能異常等,有任何『風吹草動』,便需盡快處方抗生素。」
在各方面的進步下,病人不妨與醫生詳加商討手術風險,仔細衡量後再作決定。
{{hket:inline-image name="drhar_0109c.JPG"}}{{/hket:inline-image}}
▲外科專科醫生夏威醫生指出,為病人抵擋嚴重併發症,需依醫生經驗與時間競賽和調校藥物,同時進行細菌培植以便對症下藥。
{{hket:inline-image name="drhar_0109a.jpg"}}{{/hket:inline-image}}
▲目前已發展出專門針對抗藥性惡菌的新型廣譜抗生素,有望更有效對抗惡菌如醫院感染的細菌。
(資訊)
-
力不從心精神差 工作+前列影響大 即測腎虛指數 教你補腎強腰重建「精」「氣」「力」! |
|
-
羅蘭﹑魏綺清﹑蘇珊﹑御藥堂﹑樂本健等勇奪健康品牌成就大獎 |
|
-
髮型師大推!日本醫學級防脫髮方案 | 分析脫髮3大成因 / 4大防脫髮食物 / 限時優惠入手100%日本製生髮救星 |
|
-
-
椎間盤突出 脊椎狹窄症 損活動能力 腰椎受傷 延誤治療恐難走路 |
|
-
慢性發炎|慢性發炎是百病之源! 6大不良習慣恐加劇炎症 營養師推薦5類抗發炎食物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力不從心精神差 工作+前列影響大 即測腎虛指數 教你補腎強腰重建「精」「氣」「力」!
|
-
羅蘭﹑魏綺清﹑蘇珊﹑御藥堂﹑樂本健等勇奪健康品牌成就大獎
|
-
髮型師大推!日本醫學級防脫髮方案 | 分析脫髮3大成因 / 4大防脫髮食物 / 限時優惠入手100%日本製生髮救星
|
-
椎間盤突出 脊椎狹窄症 損活動能力 腰椎受傷 延誤治療恐難走路
|
-
慢性發炎|慢性發炎是百病之源! 6大不良習慣恐加劇炎症 營養師推薦5類抗發炎食物
|
-
荃灣如心酒店奪命車禍丨的士疑失控撞斃菲籍男遊客 80歲司機報稱頭暈涉危駕致他人死亡被捕
|
-
黑雨襲港|黑雨西營盤站出口水浸 目擊者稱曱甴群隨水湧出 爬上女途人頭頂
|
-
長壽秘訣|10大名醫公開早晚養生法 一致推薦這黃金睡眠時段 早餐吃1類食物養出好體質
|
「『切肝』必然高風險? 醫療全方位進步減擔憂」
「『切肝』必然高風險? 醫療全方位進步減擔憂」
不少肝科病人聽到切除肝臟手術,還未細聽醫生解釋,可能已經「耍手擰頭」—認為開刀做手術風險高、年紀大「一定做唔到」。不過今非昔比,外科專科醫生夏威醫生指,無論在知識、技術、儀器和藥物近年均有大躍進,年逾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2537291%2F%E3%80%8C%E3%80%8E%E5%88%87%E8%82%9D%E3%80%8F%E5%BF%85%E7%84%B6%E9%AB%98%E9%A2%A8%E9%9A%AA%EF%BC%9F%20%20%E9%86%AB%E7%99%82%E5%85%A8%E6%96%B9%E4%BD%8D%E9%80%B2%E6%AD%A5%E6%B8%9B%E6%93%94%E6%86%82%E3%80%8D
https://skypost.hk/article/2537291/切肝-必然高風險-醫療全方位進步減擔憂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535000/2537291/drhar_0109b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535000/2537291/
健康
腸胃保健
503
2537291
514
514003005
健康 腸胃保健
肝臟,外科專科,夏威醫生,肝癌,肝纖維化,肝硬化,肝萎縮
手術 患者 醫生 肝臟 風險 功能 併發症 時間 細菌 夏威 技術 身體 血管 經驗 藥物 病人 抗生素 器官 反應 機會 肝癌 過往 專科 腫瘤 根治性 惡菌 肺炎 痰液 新型 廣譜
2020-01-13
切肝-必然高風險-醫療全方位進步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