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子女留學前 社工媽媽籲先建良好價值觀

發佈時間: 2019/12/31

到底要幾多歲到外國升學,才叫最適合?註冊社工黃耀瑜認為孩子留學是一個家庭很大的決定,需要花時間作出長遠的預備。她一對子女分別在中三後到澳洲升學,她謂大女由中一已想出國,細仔原本不願意,但在暑假到澳洲學了一個學期英語,感到當地教學法適合自己,大大改變了學習態度及方向。

黃耀瑜(Carman)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青年領袖、國際及內地事工服務執行幹事,兩名子女相隔兩年,在中三後同到布里斯班入讀一間私立中學。大女早於中一已提出升學意願,Carman謂當年感到未是時機而拒絕。「踏入青春期孩子價值觀仍未鞏固,另外語文及書寫能力也未夠紮實,故建議她多等幾年。」直至中三後,大女選擇到布里斯班升學,之後姐弟分別考入當地的大學,現分別修讀運動科學和Medical Imaging。

現讀大四的女兒喜歡運動,自小已是泳隊成員;唸大二的細仔是思想型,喜歡歷史,求知慾很強,讀中學時已喜歡發問問題。她回想細仔成績較家姐優勝,曾希望留港考大學;直至中三暑假到家姐就讀的中學上summer school,感到教學法鼓勵學生求知,並非考試導向,最終決定出國讀書。她稱,一對子女都是入住當地家庭,能真實地體驗當地文化。「他們會跟當地家庭出海、釣魚、露營,也要負責家務,在香港實在不會有這類機會。他們因而會更關心父母,故孩子頭一年會密密主動來電問候。」

着重孩子自主思考

Carman強調孩子出國前,很多父母較着重語言能力,她作為社工,卻最着重子女有沒有良好價值觀及自主思考。她認為有幾項能力,家長是需要協助子女在留學前培訓一下,包括自律、解難能力、獨立做家務、懂判斷是非,以及表達自己,故她曾花了3年分別為子女刻意鍛練。「我希望他們早一點分辨是非、擁有自理能力,那樣去哪裏我們都不必擔心。因出到外面,朋友的影響大過父母,他們有自己判斷才不會人云亦云。」

她謂當年會請孩子分享當天新聞,主要是聽聽他們的立場如何,能否分析好壞。又會帶他們去街市,指導他們學會煮飯。「他們初中時已能為我們煮飯,因為預計去外國若住別人家中,自理能力高會較佳,也有助投入學習生活。」

義務補習有成功感

Carman笑言細仔到澳洲後的求學態度和興趣,有很大轉變。「他本來對文科較有興趣,當年讀歷史也喜歡自學,但香港教學法過於重視考試成果。他到澳洲後更享受自學,當地高中的選修科有不少選項,比香港更有彈性。」細仔後來選修會計、經濟、物理、化學,理科成績優秀,更曾替兩位當地同學義務補習。她感受到兒子對替人補習很有成功感。「他只要求對方有進步便請他吃飯;那裏大家較能無分彼此,競爭氣氛不大,而且教人令自己學到很多。」

撰文︰胡麗珊

攝影︰黃建輝、受訪者提供

編輯︰魏雋

美術︰Simon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