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肉類洗完再煮 反易致食物中毒 污水四濺易傳播細菌交叉感染【附3招減低染菌風險】

發佈時間: 2019/11/28

大多數人認為用水可以洗走肉上的細菌,惟最近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呼籲,切忌用水沖洗肉類,以免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有食安專家指出,清洗肉類時彈出的水花可能帶有空腸彎曲菌和沙門氏菌,萬一濺到食物和廚具,有機會導致食物中毒。

每年11月第4個星期四為美國感恩節,當地家庭多會聚餐,火雞更是感恩節大餐的常見主菜。惟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近日在網站上提醒,切勿以清水沖洗生肉﹑雞肉﹑雞蛋等食物,因有機會令細菌停留在洗手盆水槽上,並傳播到檯面和廚房等其他地方。

美國營養師Amy Keating亦提醒市民「不要在煮食前清洗家禽」,建議改為打開保鮮膜,將血水倒入水槽中,棄掉包裝後,用紙巾將火雞上的水份吸乾,並在處理完成後以熱水和清潔液徹底洗手,以及周遭器皿。

於洗手盆清洗家禽 或傳播細菌

美國農業部在最近一項研究指,在洗手盆上處理和清洗火雞後,洗手盆約6成地方會受污染,如再在洗手盆上處理其他食物,有機會令細菌傳染,因此必須先進行全面清潔和消毒。另外,大多數細菌會緊附在肉上,清水無法輕易沖走,反而有機會因沖洗時水濺四周,將細菌傳播至其他食物或器皿上,導致交叉感染。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應用科學系食品科技及安全講師陳子聰接受《晴報》訪問時表示,在屠宰的雞隻上常有致病細菌空腸彎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用水清洗水花可能會彈到鋅盆、牆身、工作桌、圍裙或衣服上。如接觸到其他食物,食物又在室溫下長時間擺放,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特別是如附近放有沙律、鹵水等「Ready to eat(可隨時食用)」或無需翻熱的食物,便最易受感染。

陳子聰亦指,除了雞肉外,其他肉類如牛肉和豬肉也有同類風險,但相對較低。他建議處理肉類時,焯、炆、煎應超過100°C才能有效殺菌,減低感染機會。他又提醒烹煮肉類時,可留意以下3點:

1. 如必需清洗肉類,可以開一盆清水清洗,以減低水花彈出的機會

2. 用「拖水」(將食物放在滾水內烚煮)代替用清水清洗肉類

3. 徹底烹熟才食用,減低食物中毒風險

撰文︰劉紀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