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90後眾籌出繪本 鼓勵家長伴讀

發佈時間: 2019/07/10

無論家長小朋友,遇到困難時,都希望有智者出現指點方向。將於8月出版的《悟空移山》便是一個講述堅持和夢想成真的故事。作者以《列子》原故事作藍本,注入悟空超現實角色;故事字數較多,適合伴讀。

《悟空移山》正進行眾籌,作者李梓維(Javis)在上水蕉徑經營推動文創的白院子茶室,以周遭環境配合品茶設計親子工作坊,舉辦過欣賞古樹及學習樹藝課等。他自中學起便甚麼書也看,在認識朱光潛、林語堂等大作家後,最後情歸中國古典文化,走上分享古文學之路。「我6歲讀《西遊記》文字版,一直喜歡文字,而孔孟的儒家思想對我影響很深,老子是我最好朋友,他們解答了我很多問題。」他謂建立白院子,是想有一個留白的地方給城市人。

兩條村莊作對比

Javis看過不同年代的《西遊記》電影,包括周星馳的作品,而讀了10年中國經典後,他感到當中有很多寶藏,並常思考如何用現代手法把它們演繹出來。「愚公和悟空的配合,表達的是一份精神不死的信念。構思繪本文本時,覺得大人可能更適合閱讀,大人讀完再跟孩子分享,而小朋友可以看畫。」他構思了故事中有兩條村莊,一條是快樂村,村民沒有很多物質,天天圍在老樹旁,跟愚公見面聽他的話,而智能金鐘村的人則很忙,人人一機在手,他們表面擁有很多,但每個人心中都不再相信人可以面對不可能。

他笑謂見到溫柏萱(Wendy)的畫時,最大感觸是見到她畫出快樂村民中的孩子,他們真的很快樂。

悟空是眾人的投射

故事中的悟空其實是以周星馳拍的《西遊記》作藍本,Javis謂《西遊記》可以一看再看,因為悟空是每一個人的投射。「它代表着一班過路人,在經過一些經歷之後有所頓悟,這些人相對地較別人有更多力量。」而愚公這位老人家,代表着一些肯為下一代幸福而不去計算代價,並且為信念而持之以恆的人……「愚公的故事之所以感動人,是固今天社會其實很缺乏這些謙遜又慈愛的老人家,給下一代方向和智慧。故事中的這些品格都是老掉了牙,但就因愚公有這份信念,結果便吸引了一班人一齊去挑戰一個根本沒可能實現的夢想。」

香港甚少以本土鄉村風景作背景的故事繪本,Wendy謂剛巧作者的茶室坐落在上水蕉徑村中,可以作為快樂老實村的藍圖,讓讀者感受香港鄉村的美麗。她謂畫畫時,不但細心觀察了蕉徑,也去了馬鞍山採風,希望反映到真實的香港田園風光。

撰文︰胡麗珊

攝影︰陳智良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運慶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