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 共病多 易抑鬱患關節炎

發佈時間: 2019/06/17

牛皮癬 共病多 易抑鬱患關節炎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患者除忍受皮膚出現紅疹斑塊等症狀外,更要承受外界歧視。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出,公眾對銀屑病的認知不足致「皮膚歧視」,有患者更會因該病患上抑鬱;另不少患者誤信一些如草藥等療法,並忽略銀屑病可出現共病的機會、對藥物治療方式存誤解,延誤治療。

本港約每1,000人中便有3名銀屑病患者,衞生署估計目前約有逾2萬名患者,另推算當中約5,000人的病情屬中度至嚴重。

公眾乏認知 患者飽受歧視

皮膚科專科醫生何家強表示,銀屑病一般在11、12歲或50至60歲病發,可影響任何一個皮膚部位,患者普遍會出現皮膚乾燥、突出的紅色丘疹或斑塊;該病屬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並不具傳染性,與患者的私生活或衞生狀況無關;惟公眾認知不足,使不少患者飽受歧視。何提到,銀屑病會增加出現共病機會,有研究指,分別有6成銀屑病患者於發病後約5.4年有機會發展成銀屑病關節炎,及因銀屑病患上抑鬱症。另有患者誤以為自然療法、草藥等更有效,又認為目前療效較顯著的生物製劑會致癌等。他續稱,不少患者忽視部分療法是否已獲臨床研究實證,反使病情惡化。

醫學界一般以銀屑病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PASI)評估治療前後反應,如PASI 75代表經治療後患者情況有75%改善;而歐洲藥物管理局最近將「成功治療」重新定義,提升至PASI 90或以上。

生物製劑 助皮膚回復光滑

何表示,生物製劑原理是直接抑制導致發炎的因子,其中「司庫奇尤單抗」成效較傳統治療方法更佳。有研究顯示,一半患者於治療第4周,已達PASI 75的反應、8成患者於治療16星期達到PASI 90、近5成患者更達到PASI 100。

另一項有290名中度至嚴重患者參與的研究顯示,病人使用生物製劑後,可以減低6%非鈣化斑塊負擔,和減少核心壞死,有效減低他們的心血管病風險,以及令皮膚回復光滑。

現年24歲的男患者,已確診銀屑病10年,體重達200多磅,曾試不同方法改善銀屑病病情,但情況愈來嚴重,曾全身發炎、皮膚「出水」,連走路和洗澡也感困難。患者有抑鬱症狀,終日留在家中不願外出,其後家人帶他求醫,經生物製劑治療後,目前已回復光滑皮膚。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