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覺寧波 鮮鹹合一

發佈時間: 2019/05/31

味覺寧波 鮮鹹合一

早星期隨《經濟日報》麥社長到寧波作文化飲食考察。首踏甬城,雖然人與事都是新的,卻不感陌生,大概我們都是靠漁業起家之故。當地人靠海吃海,演化出獨特鮮鹹文化,不僅影響泉州、汕頭,甚至成為韓國醬油蟹的濫觴,短短三天之行,令人眼界大開。

喜歡寧波的原因之一,是一份濃濃漁港情,面臨漁產豐盛的東海,漁民早在戰國時期已頭痛如何把過剩的漁獲保存。他們為此絞盡腦汁,終於想出獨門的保存技巧--魚鯗。漁民先替魚放血,並取海鹽塗在魚身,然後讓它吃西北風,兩三天的「自然防腐」工夫後,令魚能存放上數個月,在沒有製冰機的年代稱得上是奇迹。熟成過程中蛋白質被活性化,創造出較活魚更濃厚的鮮味(Umami),漁民無心插柳之舉,後來竟為吳王夫差所喜,並乾脆將當地廚子連同海鰻鯗(新風鰻鯗)一拼打包回宮作膳。

這種以鹹轉化成鮮的技術,亦活用於海苔上。沿岸居民在潮退時把收集回來的海苔,處理及曬乾後製成碧綠的苔條。雖然弄碎的乾海苔毫不起眼,但千百年來寧波人,就是靠它作精神食糧。無論街頭的花生小吃,到餐桌上的苔條黃魚亦見其足迹,甚至浙幫菜的紅燒肉,甬廚亦會加入炒香的苔條,增添豬肉之鮮,廚子笑說︰「沒苔條的寧波菜,就如川菜不下辣椒,不但失去靈魂,更吃不出鮮鹹合一的味兒。」

醬油蟹的前世今生

方才說的僅是以鹹提鮮冰山一角,此番飲食智慧及技術,同時深化後世對「吃生文化」的觀念。我們在寧波市中心、寧海縣、象山及奉化,分別吃過紅膏熗蟹,廚師撒下鹽及黃酒,把梭子蟹活活醉死,醃半天後將之斬成小件。雖然我怕吃生冷之物,但被眼前鮮紅悅目的賣相所吸引,膽粗粗地把滑溜的紅膏與鮮味一啜而下,其鮮如《紅樓夢》所述「殼凸紅脂塊塊香」。熗蟹的技術被各地漁民吸收改良後,孕育出充滿地方風味的醬毛蟹(上海)、生醃蟹(潮汕),及人氣高企的醬油蟹(朝鮮),老寧波鮮鹹合一的智慧,實為後人留下不淺的口福。

餐廳資料︰

寧波食俗文化館;墨憩酒店(奉化)

編輯︰林燕玲

美術︰顏玉玲

撰文: Isaac Lau 資深飲食傳媒、食評人,為興趣於fb《公子糧倉》分享飲食考古故事。
欄名: ISAAC'S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