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老師推動失敗教育 助學生有輸得起勇氣

發佈時間: 2019/05/28

面對近年學童自殺,教育響起警號,中學到大學皆為學霸型學生的前老師林秋霞,毅然辭去教職,設計失敗教育課程,現已在兩間小學和一間中學進行過先導計劃。林老師最感動是見到弱勢中學的學生被叫上台,會舉高證書為自己驕傲,台上台下皆感動。

林秋霞曾獲不少教學獎項,去年加入社企籌劃生命教育課程,她謂小時候因為窮,沒錢買參考書,在圖書館借《10A狀元秘笈》,研究適合自己的一套讀書方法及考試策略。她會考取到26分,高考是文科狀元,考入中大傳理系以一級榮譽畢業,教育文憑獲「雙優畢業」,更考獲通識教育碩士學位。

她謂初出茅廬時,也沒以名校作目標,反而選擇去教較弱勢的中學。後來獲一間Band 2中學聘請任教DSE通識及當中四F班班主任,27名學生中,大半是SEN、三分一是學障,也有自閉症學生,她任教3年內不但常用棟篤笑吸引學生,也為學生帶來溫暖,包括為同學一年舉辦一次個人生日會。

跳繩培養正能量

「F班是成績不好的一群,但他們多才多藝。回想我自己,是走在最好的路上,但怕突破,對比他們,他們更精采。」她自言教「F班」令她思考失敗不可怕,並萌生脫離主流,成為生命教育老師,設計一系列課程,望幫助被認定失敗者的學生發掘潛能。「教育要突破,抗衡贏在起跑綫的理念,應建構多元化舞台,讓學生有輸得起的勇氣。」

去年她設計的「失敗周」和「幽默周」活動,已成功在兩間小學進行,並為一間中學的中六,設計失敗日(體育科裏的失敗教育),她謂雖然學界對失敗教育課程仍陌生,加上中學課程緊湊,最後只到了一間中學作一天活動,但她同樣看到同學投入。

「我們先欣賞電影《破風》,這部戲人人以為彭于晏是主角,其實那位配角竇驍才是主角。我也請了學生合作跳大繩,有人負責打氣、有人負責入繩,看哪一組可全部人在繩內跳最多次數。一開始學生很冷淡,但有第一個女學生肯出來試,屢敗屢戰,卻不懂方法;因她有勇氣不怕瘀,最終其他人慢慢很想她成功,化學作用便出來了,一個一個入去跳,也彼此打氣,那是很有正能量。」

紙飛機飛出心聲

大家又曾在紙飛機上寫上最怕甚麼,攀到校舍高層一起把懼怕飛出去「他們都寫出心聲,記得有學生在機上寫『我最怕是被人看成失敗者』、『我怕自己沒有未來』、『我最怕只考一次試的方式』……當大家飛出紙飛機,真的很開心。」

同學最後會上台領取「失敗教育證書」,教學團隊刻意把證書上的「失敗」二字,設計了倒轉便成為了「成長」。她回想在那一刻真的忍不住喊。「有學生被叫名上台時主動把證書高高舉起,因為他們從未被人叫名上台,中學6年應該是第一次被人好正面地叫名……我們只是相處了一天,但走的時候,他們捨不得、向我們不住揮手道謝,這反應令我們得到很多鼓勵。」

查詢課程可電郵︰mcqle@mcqle.org.hk。

撰文︰胡麗珊

攝影︰曾耀輝、受訪者提供

編輯︰魏雋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