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家有自閉兒 發掘孩子優點

發佈時間: 2018/11/21

有人說自閉症(Autism)孩子是「星星的孩子」,指的是他們的獨特,對有兩位13及8歲星星兒的媽媽Olivia來說,兒子改變了她的悲觀性格,也推動了她常常學習。

阿傑在歲半已出現自閉傾向,當時確診發展遲緩,自細怕打鐘聲、怕被人觸摸。Olivia常說,昔日社會對自閉症仍保守,她帶兒子上街也曾受歧視,要向別人解釋他的行為並不易。阿傑到了4歲確診為亞氏保加症,該症今天已被歸入自閉症譜系中,她當時因要貼身陪伴接受各類治療,曾抉擇要否放棄傳媒工作。「那時失眠了5日5夜,後來經催眠治療才知道心中壓力,因孩子治療要用很多錢,怕全家的支出都落在先生身上。」

多得丈夫的支持

她回想多得丈夫支持她全職湊B。「不少A仔(自閉症孩代號)的照顧壓力多落在母親身上,媽咪情緒一定不佳,有一段時間我也在抑鬱臨界,但丈夫完全信任我。」後來細仔在3歲確診自閉症傾向,因哥哥已長大,反而會協助照顧。「有時幫細佬溫習辛苦,會叫哥哥幫忙。有次阿傑對我說:媽咪,我現在好明白自己優點。」兩兄弟很老友,興趣卻大不同,中二的阿傑喜歡地理、英文、歷史,弟弟則喜歡運動。阿傑謂想學多點家務,幫輕媽咪。「我想過做作家,我知道我很特別,也感覺自己有青春期煩惱。」他有3位好朋友,小五時以朋友的校園故事構思一篇科幻小說,徵得媽媽同意,印了300本書。Olivia謂出書是為圓他的夢。

為兒子圓出書夢

大仔成長的年代未太流行臉書,她是經由網上媽媽群組找到SEN教育資訊,當別人說哪種治療有效,都會去試。「大仔去學過大大小小的社交小組、感統訓練、音樂治療,也參加過釋放恐懼情緒的髗骶骨治療等等,並很早已輪候協康會的課程。」她謂過去10年用在他們治療上的,在當年已是一層樓的首期。

她強調A仔性格各有不同,作為媽媽最重要了解小朋友。「有些廣泛特徵是A仔都具備的,如難跟人玩、會重複說話、固執於一樣興趣,但人人都有不同強項及特質。」大仔6歲前害怕某些聲音及上台,她為此曾把他最害怕的聲音錄下來,重複播放,也用過不同方法讓他可以融入社交環境,例如帶他去大會堂參觀其他幼稚園的畢業禮,讓他感染一下小朋友怎樣不怕上台;怕聽煙花響便由遠看,再慢慢移近。小一時更物色到只有三數位學生的合唱訓練,讓他近距離接受指導,及作小量演出。「由一小步開始,到他小五時會主動想參加朗誦節英文獨誦,那次沒有獎,但他在我心中是第一名。」

撰文︰胡麗珊

攝影︰陳智良、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運慶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