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工作過勞 心臟病發

發佈時間: 2018/06/03

{{hket:inline-image name="020-021.jpg"}}{{/hket:inline-image}}

心臟病泛指各類與心臟有關疾病,包括心臟衰竭及冠心病等,有醫生指,近年心臟病有年輕化趨勢,部分患者只有20至30多歲,除遺傳原因外,生活作息不定時、工作量大都可增加患病風險。醫生建議,預防心臟病先要從作息時間及飲食習慣下手。

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增患心臟病風險 研究建議4大食物降膽固醇

據衛生署數字,在2015年因心臟病而死亡的登記死亡人數有6,190人。心臟病在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居第3位,因心臟病而死亡者佔2015年總死亡人數約13.2%,當中以冠心病最多,佔心臟病死亡人數66.6%,

有心臟科醫生指,心臟衰竭在全球有年輕化迹象,除了遺傳,冠心病患者、作息不定時人士都有機會出現心臟衰竭,要預防先要從作息時間及飲食習慣下手。該醫生曾接觸一名17歲病人,因遺傳問題導致心臟衰竭,心臟功能剩下兩成,需要依靠機器維持生命;故年輕一輩也有機會中招,他亦偶有接觸20至30歲心臟衰竭病人。另外,不少病人會因工作量大、作息不定時,在感冒時容易因免疫力弱,令病菌進入心臟而患上心肌炎,影響心臟功能而導致衰竭。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646534813.jpg"}}{{/hket:inline-image}}

基因變異  年輕猝死

此外,年輕無故猝死個案,亦屢見不鮮。有醫院在2014至16年間進行本港首個針對15至40歲年輕心臟病猝死者及其直系親屬的跟進研究,期間錄得33宗心臟病猝死年輕個案,並跟進當中的21名死者及其家屬。結果發現,21名猝死者平均年齡僅28歲,大部分更屬男性,經基因檢查後發現29%帶有致病性SADS基因變異;11名接受基因測試的直系親屬中,55%發現帶有SADS基因變異。

研究又顯示,近1成半個案更早有家族猝死病史,1/4於睡眠中猝死,更有3成猝死者生前曾不明原因地暈倒,卻沒求醫或積極跟進。心臟科醫生解釋,SADS包括長QT綜合症、布嘉達綜合症及肥厚型心肌病等,當中最常見為肥厚型心肌病。據海外研究指,平均每500人就有1人患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臟肌肉較常人厚2、3倍,導致心律失常,嚴重時心臟會停頓致猝死,較易於劇烈運動時病發。他直言,現時未能推算本港SADS患者數目,亦未知當中有多少人屬基因變異所致。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23427397.jpg"}}{{/hket:inline-image}}

醫生稱,帶有SADS基因變異,遺傳予直系親屬機會高達50%;換言之,如父母帶有SADS基因變異,下一代有一半機會遺傳此症,曾有患布嘉達綜合症個案中,9兄弟姊妹中有3個猝死,經基因檢測後發現,尚健在的大哥亦有SADS基因變異。

有病理學顧問醫生稱,有關研究採用次世代基因測序,於死者遺體抽血作SADS基因解剖,其家屬亦可透過抽血檢測,及早知悉有否潛在患病風險及接受預防性治療。但他表示,帶有致病基因亦未必會發病,故須作進一步臨床檢測,如未曾有暈倒或發現心電圖有異等症狀,則須每半年至一年覆診跟進;一旦出現症狀,或須安裝植入式心臟除顫器。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709639378.jpg"}}{{/hket:inline-image}}

氣促暈眩腳腫  或心臟衰竭

心臟猝死殺人於無形,若未能趕及在黃金1小時內搶救會致命。但心臟衰竭是有迹可尋,如發現氣促、暈眩、腳腫及體力不足,應盡快求醫。要預防心臟衰竭,醫生建議首先要作息定時,保持心境開朗,並多做運動,戒煙戒酒;如患感冒不應亂買成藥,最重要是留家休息。如心臟衰竭的病人要避免情況惡化,除接受治療,亦要有均衡飲食,避免進食偏鹹食物,如有需要或用去水針治療。

另有心臟科醫生指,如出現心口痛,心臟病可於1小時內奪命。建議高危人士,如曾有心臟猝死的家庭成員、先天性心臟病及心肌梗塞患者,經心電圖測試及臨床評估後,可考慮傳統植入式心臟除顫器(ICD)。ICD須經血管植入除顫導聯綫,連接到心臟,當儀器偵測到心律不正時,會發出電擊以穩定心律,惟手術過程有可能刺穿血管及令肺部及心臟受損,同時顫導聯綫亦有感染細菌及斷裂的風險。而S-ICD則將除顫導聯綫植入皮下,毋須接觸心臟及血管,相對手術風險較低,惟因電綫非植入心臟裏,故不能直接透過電流刺激心臟做起搏功能,故不適合需要起搏功能患者。

{{hket:inline-image name="LAM_2717.png"}}{{/hket:inline-image}}

新支架「通波仔」  減術後出血風險

「通波仔」為冠心病發的緊急手術,一般以植入支架擴張阻塞血管。近年醫學界引入一款「無聚合物藥物塗層支架」,可減低外來物為體內帶來的刺激,同時縮短手術後的服藥療程,減低出血風險。

心臟科專科醫生解釋,「通波仔」手術中植入的支架屬外來物,過程可能令血管壁受損,令血小板黏附在傷口或支架上,造成「支架栓塞」,故病人均須在手術後持續服用兩種抗血小板藥物,療程長達半年至1年。但他指出,病人如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出血機會將大增,「其中長者的出血風險更較一般人高出4倍。」

他續說,由於不少長者同時患有多種疾病,原來已服用一定藥物,常見的有薄血藥,「薄血藥會將血液稀釋,如再加上抗血小板藥,血液就是稀上加稀,更易出血。」他表示,醫學界一直致力尋找減藥方案。

{{hket:inline-image name="020-022_2018V24.jp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020-022_2018V25.jp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