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不做功課奴隸 還孩子快樂童年

發佈時間: 2018/06/19

「不願小朋友成為功課奴隸」的fb群組,一直是各大傳媒追蹤的對象,每有吸睛的發帖或留言,已即時被不同平台發布。其群組召集人許墉釗、梁美容不諱言,有關注、有回應固然好,但所擷取的多是一些出位、負面的帖子,反而一些表達讚賞的文章,卻不被重視。

兩位版主從事補習社十多年,最初在荃灣區開業,主力為小學生輔導功課及溫習,眼見小朋友家課、默書、測考愈來愈沉重,在把補習社搬到沙田區後,自覺有契機作出轉變,修讀設計的梁美容現時除主力開畫班,也只以託管形式照顧小朋友,不會催迫家課。「希望小朋友經過一天在學校的學習後,也有一個可透氣的空間……託管班有學障學生,功課做不完也任由他,當然會先與家長溝通。」

小三轉捩點 學童受壓

「不願小朋友成為功課奴隸」的群組在2015年成立,Ms Leung稱,面對TSA問題,小三是轉捩點,曾有一位小朋友本身很愛畫畫,但到小三時因功課太多、太辛苦,來上堂時寧願伏在枱上休息也不畫畫;也有平日很乖的學生開始講大話、刻意寫漏手冊來逃避功課壓力……

群組在數年間吸納了4萬多會員,釗Sir形容回響大,是始料不及,但也證明大家都關注學童功課壓力問題。「當初只是希望透過群組能為小朋友帶來一點正面改變,但隨後群組開始有不少投訴或集體批評老師的帖文,因而覺得要設定權限,先作監察。」

他們強調,希望出帖的內容不要太偏頗,或只是發洩謾罵。釗Sir不諱言,在網絡上不少人看到貼文的標題已迅速分享,有時並不了解內容,「我們希望大家按分享前先了解事件,或有自己的感受及意見。始終是一個公開的平台,很多時家長帖文一出即被廣傳,像早前『不快樂母親節』的帖文,引起廣泛留言、討論,家長自覺難以處理,也沒想過有這麼大的回應,便自行刪除,但已被分享的都難以回收,因此會鼓勵家長出帖前先想一想。」

出帖控訴前 宜先溝通

每遇上有家長批評老師的發帖,他們會發私人信息給對方問清楚,並鼓勵家長先了解事件或主動與老師溝通,而不是只一面倒聽小朋友單方面的說話,很多時有溝通就能解決問題!曾有小朋友被老師罰抄很多遍,媽媽覺得過分,出帖控訴,他們鼓勵家長主動詢問老師罰則如何釐定,讓家長明白要怎樣與老師溝通,同時也有權利向學校爭取。

他們也會協助家長,把小朋友面對的困難向學校反映。Ms Leung稱,也有家長為SEN孩子向學校爭取功課調整,花了3年才得到校方回應,即使孩子已升讀小五,但仍值得高興,因3年間就像與家長同行,而不是只有家長在孤軍作戰。

成長路不只有讀書

今年TSA以「不記名、不記校」等方式抽學生應考,Ms Leung形容是換湯不換藥。「TSA的原意是幫學生,現時明顯是幫不到,是否仍需要每年都做?為甚麼不可以暫停一段時間,待有一套完善制度再推?」全日制也像TSA一樣,她希望學校可以真的實施全日制的原意,讓小朋友可以在下午課堂去玩、去考察,甚至完成所有功課才回家,不用再做到八、九點。「小朋友也需要休息,由早上六、七點起床上學,到三、四點放學,回家還要做功溫習,成人也會疲累吧!我們的目標是零家課,不是零功課,希望小朋友能有休息及玩樂時間,也可以是做運動、做家務或看看書。」

Ms Leung強調,成長路不是只有一條,即使讀書成績不理想,小朋友也要有自己的思想、懂表達、解難,能獨立處事,而不是只會倚賴別人,因此群組也希望教育家長,可看重小朋友的不同方面,而不要只集中在成績!

撰文︰李越樺、張高翔

編輯︰周藹文

美術︰招潤洪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