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職媽媽要日理萬機,怎樣同時兼顧工作和跟進子女考試?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高級講師石美寶博士(Mabel)指出,考試溫習應由孩子自主,但家長要指導他們自小建立良好習慣,包括教子女掌握管理時間的要訣,面對考試總令人緊張,但也不要太着眼當前分數。
育有一對子女的Mabel笑謂自己師範畢業後邊教書邊在中大讀體育,擁有排球國際教練資格的她更套用運動學實踐育兒與管家。「子女性格不同但教法一致,大目標乃希望他們學懂管理自己。無論多年幼,都不應只顧讀書,孩子自幼要學會穿校服、摺衫掛衫及執書包。小朋友有好習慣根本毋須補習,應有能力解決學校功課。」
1.圈艱深字詞 錄音筆默書
現讀中二的女兒卓楠小學讀天主教女校,她謂當年功課量不算少,小一默書初期要媽咪陪伴讀默。「後來她自己圈出最難的5個字自己默,慢慢改用錄音筆;小朋友未必人人愛做功課,需自我鼓勵,例如當天她有8項功課,自訂15分鐘內做完最易的3份,這樣會較開心。」
2.妙用分類法 筆記畫重點
卓楠因小學階段已學會規劃生活,升中後自己設計溫習筆記,不用媽媽操心。Mabel謂囡囡的筆記用到分類法、畫重點及腦圖。「小學我只教她簡單方法,中學她要自動波,很多都是她自己構思。」她強調父母是孩子學業上的教練,但若太超現實地認為小朋友可以自行解決,到頭來成績低落,其實會打擊他們的信心,故有必要及早教她學習方法。「學習時間管理很重要,小學階段最好在年頭訂立目標,中間要不斷調整。」
3.測驗後檢討 練答題技巧
談到當年如何為囡囡的呈分試作準備,她謂是以平常心面對。「其實小一已在裝備小朋友,而非到小五才緊張,包括每次測驗後一起檢討答題技巧,理解囡囡常出錯及不明白的地方……我覺得考試失分往往並非小朋友不懂,而是臨場狀態令他們沒法發揮得好,例如把溫習期提前太早,一放假更是由朝溫到黑,取消所有課外活動,到試期時因過度飽和反而狀態滑落,不能發揮平時學到的東西。」
4.閱讀理解弱 宜斬件審題
閱讀理解是囡囡弱項,她記得初小時用過計時遊戲,由淺到深提升其能力感。「要教她把工作斬件,第一步先看題目、間低問題的關鍵字眼;第二步再閱讀文章、把關連答案字詞記下;第三步是作答;遊戲是先要求在10分鐘內作答,用2至3分鐘內看完4條問題;7分鐘內找出文章主旨,之後問小朋友可否挑戰5分鐘內完成……大部分小朋友都喜歡挑戰,會很想再嘗試升級。」
5.用腦圖規劃 作文更豐富
Mabel也特別關注囡囡的作文,並見到孩子初小時對審題有困難,造成作文離題而失分;她舉例初小的文體要求簡單,如邀請卡文體只須寫到人、時、地便可以,但到高小同一文體便可能要加入較細膩的情感描繪,例如要提出為何想邀請對方及細緻活動內容。「孩子要想方法增潤內容才可得分,我首先教囡囡習慣作文前看清要求,也要先間低關鍵字詞,並畫好腦圖規劃重點,下筆時要望住腦圖逐點去完成,以肯定自己完成題目的要求。」
另外平時也要多作說話訓練,「聽說讀寫是一體,講話是作文前的重要預備,要多用生活事件去跟孩子作口頭練習,指引他們用合理結構、排序去講到一件完整的事,落筆時也會段落分明。」
有質素的溫習 兩小時便夠
Mabel會觀察囡囡最佳溫書心理狀態,在早上會較集中,每溫一小時休息一會。「有質素的溫習一天溫兩小時便足夠,不要太多;愈貼近試期才密集溫習,之前會較疏落。」她謂自己不排斥補充練習,只是按需要去用並針對去購買。「補充練習也要多元化並考量需加強的項目,如閱讀理解、重組句子或prepositions,做題時宜由淺到深,不必每次要完成整個單元的練習,有層次去完成可建立成功感。」
撰文︰胡麗珊
編輯︰周藹文
美術︰梁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