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老牌兒童雜誌 堅守共讀文化

發佈時間: 2017/09/20

兒童刊物陪伴孩子一同成長,家長小時候看過的兒童雜誌,與這一代孩子的讀物有甚麼不同?在港出版兒童刊物40年的芥子園出版社,經歷過社會環境、教育制度的變遷,卻深信推動兒童閱讀文化及親子共讀,是代代家長仍須堅持的。

芥子園出版社編輯鄭幗明(Frances)指出,雜誌的總公司在法國,但在港40年,對本土及國際間的選材已摸索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刊物多年來的主題、風格也有很大轉變。「好的兒童讀物應具有普世性,小讀者可從故事入手,年紀稍大的讀者所接觸的文化、資訊可以更廣泛,但關注的主題都是共通的,例如環保、親情、對新科技的追求、成長的困惑等等。」

插畫是重要內容

除了內容上的選材,Frances強調圖片、插畫也是內容的一部分,而非輔助角色,甚至會影響內容的選取。「插圖可與小讀者對話,同一段文字配上不同的圖像,會令讀者產生不同的情緒,令讀者投入故事。」她續稱,插畫在故事性及非故事性的內容上有不同功能,甚至可帶動主題,給予小朋友想像的空間。

Frances指出,要利用插畫吸引小朋友,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元素是圖文比例,有時家長會覺得孩子可以多讀一點文字,但圖文比例有足夠的空間,能給予小朋友快樂的閱讀經驗,才會繼續主動看下去。「而不同年紀看圖文比例的精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版面編排上也要不同。」她笑言,圖像也是美感教育的一部分,不單是所傳遞的信息,而是透過插畫給予孩子美感的培養,如顏色配搭、綫條、筆觸等,都可讓小朋友接觸不同的繪畫風格。

潛移默化推德育

出版社多年來致力建立親子閱讀文化,鼓勵家長透過共讀享受親子時間。Frances稱,故事是童書最主要的內容,像《小小紅蘋果》以故事連貫,再加入小百科及遊戲等,着重小朋友情感發展及德育;而適合高小的《白羚羊》資訊較深入,有科學或知識性主題,並會從生活入手帶出人文關懷。「法國總公司出版的兒童刊物種類很多,內容的大方向也貼近本地讀者。當地小朋友也會面對學校、家庭或與同儕相處的各種小問題,同樣有頑皮好動的一面,有時會想做一些成年人不容許的事情,小朋友在故事中的替代經驗,會讓他們從中有所領會,並投入故事主角撞板的過程,明白後果。」她強調,法國雜誌在推動德育的課題上會潛移默化去做,而不會出現「這個故事教訓我們甚麼甚麼」的提醒。「《白羚羊》中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漫畫環節,正是每次都會以有趣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或朋友間遇到的難題。」

紙本書吸收更佳

近年智能電話、電子產品等不同媒介的出現,帶來豐富的感官刺激,也給予小朋友不同的選擇。Frances不諱言這是近年紙媒的挑戰,但她深信紙本的兒童刊物仍有重要使命。對幼兒來說,拿着一部平板可以遊戲、學習、看錄像……做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拿着一本書,他會知道這是看書的時間,這才是建立閱讀習慣理想的模式。「小朋友看到文字及圖片,會有一個想像的空間,把文字轉化、建構成腦海內的影像,這個吸收、想像再創作,並與所閱讀的作品交流互動,是閱讀過程中重要的經驗……要是一次過給大量感官刺激,小朋友便只可經歷接收的部分。」

撰文、攝影︰郭子臻

編輯︰李越樺

編輯:余敏

設計: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