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家長盛行讓孩子玩Messy Play,強調由小朋友主導,鼓勵他們以第一身探索身邊事物。其重點是無拘無束地自由玩樂、抒發情緒,從而加強孩子的主動性。
早前Philips AVENT舉辦了一場親子Messy Play多元感官工作坊,活動由兩位有多年學前教育經驗的註冊職業治療師Linsey Irvine及Rebecca Teague設計及擔任導師。
活動主要分作三個部分,首先針對觸覺及嗅覺的刺激,在七彩繽紛的米上進行尋寶遊戲熱身,然後利用麵包糠、麵粉等食用材料模擬做蛋糕,鼓勵寶寶用小手腳盡情探索,親身體驗不同形狀、觸感、顏色的分別。導師更預備了呍呢嗱、杏仁、草莓味等嗅覺刺激體驗,訓練寶寶嗅覺的靈敏度,認識不同香味。
多元玩樂
第二部分針對本體感覺系統發展,讓寶寶在吊床上搖曳、在彈床上跳動及在巨型陀螺內轉動,訓練手腳肌肉的協調性。「Messy Play是感官發展的重要一項。現代孩子最缺乏感官刺激,因現今教育較強調知識,忽略了人類的感官是直接影響知識的形成,其實認知障礙與感官長期缺乏刺激,是有直接關係的。」
第三部分訓練寶寶的聽覺及預測能力,導師先後播放同一首兒歌,但快慢速度卻不一樣,讓寶寶一同聞歌起舞。當歌曲突然停頓,導師說一聲「Freeze」,寶寶們要立即停止所有動作。
開放物料
Messy Play能讓寶寶從玩樂體驗中學習,增進親子關係之餘,亦可為學前做好準備。導師Irvine提醒家長︰遊戲可以很簡單,只要預備材料和道具,任由孩子自由發揮便可。她建議最好選開放式的物料如水、沙、顏料、麵糰、通心粉等,因沒有特定玩法,更可mix & mash生活化的小玩意,讓小朋友感到熟悉又新奇。例如把他的小玩具埋在沙、麵糰,甚至雪在冰塊裏,要他發掘出來。當孩子看到透明的冰塊卻取不出裏面的小玩意,便要動動腦筋。年幼寶寶常把東西放進口裏,家長宜選擇可食用的材料作泥膠。
家長擔當觀察者
有家長覺得Messy Play讓孩子胡亂玩一番,事後大人卻要花很多時間做清潔工作,但其實Messy Play也可以是讓孩子學會自律的途徑。導師提出在孩子自由探索的過程中,家長除要確保孩子安全,還要擔當觀察者的角色。了解孩子在遊玩中體會了甚麼,以此作為下一次添加不同元素的參考。玩完後,也要邀請孩子一起清潔,讓孩子明白自己也有責任。「給予孩子自由,孩子才有機會體會何謂自律。」
撰文︰李越樺
圖片︰Philips AVENT提供
編輯:余敏
設計:梁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