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快樂女生足球隊 把球場精神帶回家

發佈時間: 2016/01/29

女子踢足球,雖然速度上可能比男仔遜色,但身手靈活及合作性均可媲美男生。早前舉行的學界地區七人女子足球聯賽中擔任主場的聖公會陳融中學,她們面對身形高自己半個頭的對手,表現積極,努力防守,帶動了整體氣氛。

陳融女足早年曾解散,近幾年才重組,學校體育老師施富強笑謂十多年前仍未太流行女足,但他身兼女子排球教練,因對足球同樣熱愛,故成立球隊。

要兼顧讀好書

15歲的李文婉(中三)跟施Sir同時學排球,她謂中一初學足球時很怕吃波餅,現在也會閃開,等球彈起再接。她去年打校際足球賽,帶波入禁區時被人撞低要離場,整個人攤在地上沒有了知覺。「被人抬出場,好深刻!」她去年被選拔入港隊操練,因住得遠堅持了一年出九龍操練。最後雖不能入選港隊,但開心能把學到的東西帶回學校。

她的排球隊友16歲的陳嘉慧(中二)運動和成績都同樣優異,她自小學已跟男生在小息學足球,遺憾小學沒校隊,故中一便加入。去年為了去港隊練習,她會在車上溫書。「因屋企不准成績後退,我要證明踢波同樣可以讀到書,只要集中便可以。」她們謂球隊的人年齡不同,但目標一致,而且都大癲大肺。「阿Sir說我們在場內可以盡情粗魯,但回去便要斯文些。我們都好喜歡打比賽,好想攞獎。」

當龍門的16歲劉綽盈(中四)於中二時加入女足,踢了一年因不開心離開球隊,今年開學後回歸。她謂那時因感到自己踢得不好,比賽時覺得自己總沒入球、在累街坊,故突然想離開。「教練沒有罵我,今年暑假後想再加入,我由不懂守龍門,放學後叫男同學教我,今天努力都有回報。」

對練習有責任

施Sir笑謂開心見到有學生在球隊中長大。「任何球員只要想踢,不計能力都會教,而且要求她們準時、不缺席,對練習有責任感,打比賽盡力發揮自己最好。」他笑謂中一學生未必感受到他在球隊營造的快樂氣氛,反而舊生體會較多。「以前不覺得快樂是力量,教波重視效能,焦點是她們如何交出好的成果,較少想到應帶動每個人思考對自己的期望。現在發現運動與做人一樣,面對任何處境,開心情緒會影響自己。訓練完無論怎樣累,我也希望她們去找兩位朋友說句祝福話,請別人加油,這樣累積下來,同學仔回家也用到同一方針鼓勵父母。」

從曼聯偷師

施Sir半年前完成曼聯足球教練課程的60小時學習,也把新思維帶入球隊,尤其注重加入開心元素。當有學生踏入球場,他習慣問你今天開不開心?球隊中人人也會互相問候,用開心感染別人。施Sir常鼓勵同學找機會讚自己、讚對友,遇到有人失手應不問責、不挑剔。「曼聯精神本身很正能量,也啟發了我,他們會注意訓練時的一些細節,如要信任隊友、信教練,也學到模擬球賽緊張情景,讓球員去投入,帶出自我期望和解難能力。這點與傳統教練手法很不同,要有很大包容性。」

撰文:胡麗珊

攝影:陳偉能

編輯:余敏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