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愛戲的自由工作者
明天就是四月一日,愚人節,這個日子本該充滿笑聲,卻總讓人想起 2003 年的這一天。傳來張國榮逝世的消息,彷彿是一場荒誕的玩笑,讓人無法置信。那種震撼和哀痛,深深刻進記憶。每年這個時刻,總會勾起點點思
有「詞聖」之稱的盧國沾,一生實在有很多好作品 。「我處身十里洋場 看我到底怎樣」,當年非常愛這首《讓我坦蕩蕩》,哼著歌詞,真的感到「昂然步闊 前程路遠 我仍覺快樂洋洋」。現在每當聽到這首歌的前奏,心裡
在一間屋居住越久,堆積的東西會越來越多,搬家,就是整理的最好時機 。不難發現,在角落翻出來的東西,根本記不起是甚麼時候買,放上好幾年還是原封不動 。衣櫃翻出來的衣物,好幾年沒動過,甚或新買回來之後就可
死亡一直是中國文化中的禁忌話題,特別是老一輩的人,不允許年輕人將「死」字掛在嘴邊,遑論直接討論死亡這件事。死亡是生命的自然一部分,無可迴避。在面對死亡的過程中,許多人需要承受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尤其
最近跟霧境好像特別有緣,讓我想起在中文大學的日子。那個時候住在新亞書院,宿舍位於山上,每年春天,從窗外望,感覺自己像神仙,外面所有建築物都隱於濃霧之中,連迎面而來的行人也是若隱若現,當時就特別喜愛見到
從來沒有住過港島區,投身工作之前更是鮮有踏足港島,有時候在港島閒蕩,無論用走路方式穿過小巷,又或者乘電車,坐在上層沿著大街觀望,確有一種旅遊的感覺。這裡的街道、建築,都有點不同的味道,交織著歷史的印記
人生中總有一些相遇,彷彿是命中注定,卻因為時機不對、環境不允許,最終只能錯過。這種「有緣無份」最令人婉惜。有時候,是遇見喜歡的人,雙方情投意合,卻因為各種原因未能跨出一步。多年後重遇,心動的感覺仍在,
很多時候,看完一部電影,總會忍不住在網上搜尋資料,試圖更深入了解演員或創作人的背景。最近,我看了一部充滿音樂與情感的電影——《美麗人生頌》(A Beautiful Life),不禁被片中男主角的才華所
年少的我,曾經懷抱著一顆對鋼琴深情熱愛的心。那時候,家境並不寬裕,沒有資源讓我學習這項夢寐以求的樂器,但這份渴望始終未曾減退,直到大學時期,靠著幫人補習賺取些許收入,用以支付學費,終於開始追逐心中的音
去年開始一直受牙周病困擾,牙齦不時隱隱作痛,結果做了一次牙周病深層清潔後,明顯有好轉,但偶然會有少少隱隱作痛,牙肉仍有些微發炎,吃了藥,效果更好。最近再到牙醫檢查,說牙周病不能完全根治,只能控制,因為
患末期癌症,不同醫生會提出很多意見,也有很多醫治上的選擇,接受治療雖然不一定成功,但病人及家屬總是抱著一線生機,希望患者能夠逃出鬼門關。治療過程漫長而受苦,能夠逐漸見到成效自然振奮人心,假若毫無進展,
有色人種被歧視的情況,在幾十年前尤其嚴重,特別是黑人在美國的遭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唯一派遣海外的黑人女兵團「6888」,曾經有一段鮮為人知的貢獻。這批自願參軍的女兵,接受訓練之後,被送上
曾經有一陣子,家中的書架完全無法裝載買回來的新書,結果要堆在書架旁邊,日積月累下越堆越多,最後狠心地送出家中大部份的書本,然後叫自己不要再瘋狂買書。曾經有一陣子,非常克制,主要從圖書館借書,甚至買了電
新年剛過,有人笑言,過農曆年是「勞動節」的變奏版——忙著大掃除、執屋、清理雜物,彷彿家家戶戶在進行一場盛大的「年末清理馬拉松」。每到這個時候,人們總是累得氣喘吁吁,抱怨為甚麼家務總是無窮無盡。與其每年
年紀漸長,常說要清茶淡飯,能少吃一點就不要貪吃,不過太過清淡,營養攝取量不夠,對健康也不是好事。《慢養功能肌力》一書內展示日本一項研究,對象是一千個老人,結果發現,攝取食物多樣性的人,骨骼肌肉量及握力
女人時常將「減肥」放在咀邊,身材越窈窕越開心,不敢吃這吃那,稍為胖了少少就嚷著要節食,卻不明白,沒有肉,就沒法有肌肉,沒有肌肉則問題會接踵而來。讀《慢養功能肌力》一書,指出一般人體的肌肉佔體重一半左右
從九十年代的《悠長假期》、《沙灘小子》,到十年前的《南極大陸》,以至幾年前的《摘星廚神》,仍是覺得木村拓哉的戲那麼好看,我也算是木村拓哉的粉絲吧。這位萬人迷的戲路雖然不算非常廣,角色的形象也沒有很大的
運動,有一百種好處,唯一壞處是過量及不小心會受傷。有些人認為運動辛苦;有些人認為流汗不舒服;有些人認為運動傷關節,總之有多多理由,能坐著就不走動,結果患了一身疾病。有些老人家更加對運動感到害怕,生怕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