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乃萱
羅乃萱

夫妻乃神隊友

發佈時間: 2025/04/01

夫妻乃神隊友

這陣子,因為負責送乖孫上學,總會在校門口碰見那些幼稚園的家長也是父母們。見他們總是行色匆匆,在電梯見面時,就會交換孩子的資訊,彼此約會的時間地點等等,總之就是「把握時間,保持溝通」。

有時候見到那些夫妻倆,送完孩子上學,也是在交換資訊,比方說誰去接放學,誰帶另一個孩子上興趣班等等,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在這個時段,夫妻間除了柴米油鹽、奶粉尿布、興趣班,個人也活在種種壓力底下:如工作死線的壓力、生活經濟的壓力(隨時可能被減薪或裁員),都如一個定時(或不定時)的炸彈,隨時來襲。

以前總會提醒幼兒家長的父母們,小心婚姻進入這個階段,會以「孩子」為中心,就會忘掉繼續培養彼此的關係。這種「說法」對咱們這些已是公婆級「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後中年」來說,當然容易。但對人在江湖動彈不得的幼兒或小學父母們來講,就非易事。

難怪不少文章都提到,夫妻從戀人走進婚姻,再過度到為人父母的階段,夫妻就變成了「神隊友」。因為在同一屋簷下,夫妻每天都會碰到各式各樣的難題,如工作與家庭之間生活的平衡、怎樣安排假期、每天的接送、誰去見家長、還有怎樣輪班照顧患病的祖父母等等。別小看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那也是夫妻維繫感情的關鍵。
面對這忙得透不過氣的人生階段,夫妻之間要有「彼此報告、聯絡與討論」的空間。不要因為孩子,因為生活的擔子,變得不關心對方,更千萬別變成「零交流、零互動」啊!

說到底,婚姻是每天都需要共同經營的。

所以,我跟老公每天早上,吃早餐的時間,都會匯報一下當天的行程,如有否約人午餐晚餐,誰去接乖孫,在哪兒等上車,晚上時間怎安排等等。而每隔幾個月就有一次的「安排假期」,就是我倆從每天匯報中嘗試「挖」出來的時間,所以,這個六月我們有兩天會跟好友到深圳遊,七月會有兩天去澳門玩玩等等,都是要這樣預先安排,捉住這些夫妻可以相處的美好時光。

試想想,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會離開我們,最後就只剩下咱們倆。不早點培養神隊友的默契,將來怎辦?

(本欄逢星期二刊登)

歡迎讀者聯繫:羅乃萱專頁

撰文: 羅乃萱 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資深親子及婦女教育工作者。
欄名: 恩愛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