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儀
方健儀

我在沙田上空滑翔

發佈時間: 2025/02/24

我在沙田上空滑翔

萬想不到,我第一次玩滑翔傘的地點,是在我舊居樓上。

事緣我接到一項拍攝任務,負責介紹香港18區其中一區的好去處。作為資深沙田友,當然不假思索,選擇這個全港人口最多的區份。一提起沙田區,很多朋友會想起雞粥、乳鴿,但其實這裡動靜皆宜,除了踩單車,還有一項過癮的活動:滑翔傘。

我慚愧,住在馬鞍山30年,一直知道馬鞍山村上的昂平大草原,是玩滑翔傘的好地方,奈何我一直缺乏動力,今次機會來啦飛雲!要拍攝順利,當然要物色一位可靠的教練。朋友介紹擁有10年滑翔傘經驗的民航處持牌教練Simon,出發前已詳細告知相關活動注意事項。

還有一項重要因素,就是天氣,即使放晴,但風向不對,也不能飛行,結果我們夾了一個月,終能出發。拍攝團隊一行四人,相約在山上能泊車的平地集合。Simon當天背著20公斤價值不菲的雙人滑翔傘裝備,比身體還要闊的背包,行半小時上山。我走在汗流浹背的Simon背後,心想稍欠體力、毅力與熱情都不行。

終於到達昂平,天朗氣清,我們雀躍萬分,準備起飛,打算半小時內KO拍攝時,Simon說風力突然不夠強,要等最少10分鐘持續大東風。1小時、2小時已過……測風儀時強時弱,當時真正體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們心急如焚,看到強風時,立即大叫:「不如博一舖,只要20秒畫面便行。」但Simon堅持安全第一,結果在山上乾煎了5小時,眾人失望而回。

大家拖著疲憊的身軀下山時,都對Simon這個職業充滿好奇:「每次出發咪要望天打卦?」「孭20k裝備上山,飛唔到收唔到學費咪好蝕?」精神奕奕的Simon眼睛發亮地說:「只要你成功飛到,你就知我嘅動力何來。」

相隔一星期,我們再出發。第二次到來昂平,看著強而有力的測風儀,心中暗爽。結果套上裝備、助跑、起飛!居高臨下,再望向遠方的藍天白雲,塵世間的煩惱全拋諸腦後。看著如此美景,我終於明白Simon的動力何來。

喜出望外的是,拍攝期間我喜遇多年無見,近年愛上玩滑翔傘的前中大醫學院院長鍾尚志教授。他比以往更有神采。我們向他訴苦說上次乾等了5小時,他笑謂:「你等5個鐘?我等咗5年呀!」說罷他轉身拉一拉控制繩,隨滑翔傘翱翔天際。

鍾教授大概的意思是,只要喜愛一件事情,即使花一段長時間去追尋,也是值得。這個是我很熟悉又陌生的初心,但當日子久了便淡忘。現在的我凡事只講求效率,工作只講求KPI,整個人裡裡外外都單調乏味。這次遇上Simon與鍾教授,飛得高、望得遠的經驗,驅使我要檢視自己,重拾讓自己發光發亮的東西。

{{hket:inline-image name="B121E394-325B-47FB-94B9-03699CC08E94.jpeg"}}{{/hket:inline-image}}

(相片由作者提供)

(本欄逢星期一刊登)

撰文: 方健儀 傳媒工作者︰包括電視電臺節目主持、司儀、大學兼任講師、傳媒顧問等。
欄名: 破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