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突然減弱甚至聽不到聲音,並出現暈眩、耳鳴等症狀,可能是患上「突發性失聰」。有專科醫生指,出現「突發性失聰」主要有4大原因,包括病毒進入耳蝸、耳蝸神經綫損壞等,此症基本上不能預防,如延誤治療可導致耳朵神經綫壞死,嚴重者可致聽力永久下降,如持續感到耳朵閉塞、耳鳴或一側聽力急降,應及早求醫。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志謙指出,突發性失聰一般是指3日內突然有3個音頻的聽力跌超過30分貝,主要成因包括病毒進入耳蝸、耳蝸神經綫損壞、耳蝸血管有問題導致內耳血液不足、或免疫系統攻擊耳蝸細胞導致聽力下降,患者並非完全聽不到聲音,情況多數只出現在一邊耳朵。
多單邊耳聽力下降
GJB2基因突變亦可影響聽力,何稱,如天生基因有缺陷,導致GJB2在內的基因出問題,可能較大機會患上突發性失聰,但此症一般很難預防,病徵包括感到耳道阻塞、出現耳鳴,以及單邊耳朵聽力明顯下降,嚴重時會感到頭暈。他提醒,如情況持續出現應及早求醫,若放任不理可致耳內神經綫壞死,令聽力永久下降。他強調,患者須盡快接受治療才能增加治癒機會。
何續說,醫生一般會先用音叉為患者進行檢查,如發現異常會作進一步聽力測試,以判斷內耳的聽力,並排除耳道是否有耳垢堵塞、耳膜穿破或中耳發炎,需要時也會進行磁力共振,以檢查聽覺神經綫有否出現腫瘤;並會為患者處方口服類固醇促進神經細胞修復,一周後再檢視效果,部分病人或需在中耳注射類固醇協助恢復。
可接受高壓氧治療
何透露,突發性失聰患者亦可接受高壓氧治療,即安排病人到一間密閉房間半小時,期間逐步加大空氣壓力至正常3倍,增加空氣內氧份,讓患者吸入純氧,以提升血液及組織內的含氧量,改善內耳組織缺氧情形,促使循環與組織細胞修復,但一般需做10多次,在港可進行有關治療的地方亦不多。
記者︰歐文瀚
美術︰招潤洪
-
飛輪海近況︱43歲「飛輪海」成員最新生圖曝光 五官進化似橡膠假人網民認不出:蛇精男2.0! |
|
-
脂肪肝|醫生點評9種飲品看似健康卻傷肝 睡前飲1種奶增患糖尿病風險 |
|
-
飲食攻略·二十四節氣立夏|暑濕困脾恐誘便秘心煩 中醫拆解5大養生食材+祛濕湯水 |
|
-
Sick問識答|港少婦3度流產 靠試管嬰終成功誕雙胞胎 拆解人工受孕2大迷思 |
|
-
吳文忻抗癌|吳文忻白血球指數未達標再次停化療 早晚祈禱積極輔助治療 |
|
-
食用安全︱44歲女子用「依膚美」面霜3年水銀中毒患蛋白尿 衞生署呼籲:不要使用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突發性失聰4大成因 恐永損聽力 - 晴報 - 港聞 - Healthy Life - D221230
突發性失聰4大成因 恐永損聽力 - 晴報 - 港聞 - Healthy Life
聽力突然減弱甚至聽不到聲音,並出現暈眩、耳鳴等症狀,可能是患上「突發性失聰」。有專科醫生指,出現「突發性失聰」主要有4大原因,包括病毒進入耳蝸、耳蝸神經綫損壞等,此症基本上不能預防,如延誤治療可導致耳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3431260%2F%E7%AA%81%E7%99%BC%E6%80%A7%E5%A4%B1%E8%81%B04%E5%A4%A7%E6%88%90%E5%9B%A0%20%E6%81%90%E6%B0%B8%E6%90%8D%E8%81%BD%E5%8A%9B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3431260/突發性失聰4大成因 恐永損聽力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30000/3431260/018_01_a_20221230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30000/3431260/
港聞
503001013
007
3431260
503
503001
港聞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5814251a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1bbfe4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