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趁夏日炎炎出游玩水,但海邊溪間生物眾多,近日大埔龍尾灘便不時有泳客遭海膽誤傷,有專家指夏日生物活動較活躍,但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熟知其習性作出「迴避」為不二法門。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出海遊玩最常見是遭海膽刺傷或水母螫傷,提醒市民遇上述情況應盡快求醫,避免感染。
遇水中生物 自保及急救法 ↓ 點 擊 圖 片 放 大 睇 ↓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09_01_d_20210817_L.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0817JKH007__20210817_S.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09_01_b_20210817_L.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09_01_c_20210817_L.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09_01_e_20210817_L.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0817JKH005__20210817_S.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210817JKH006__20210817_S.jpg"}}{{/hket:inline-image}}
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指,本港常見海膽為「刺冠海膽」(俗稱長刺海膽)、「紫海膽」和「雜色角孔海膽」(俗稱短刺海膽),前2者棲息在2至7米深礁石區,泳客較少接觸。
易刺傷人的多為短刺海膽,愛在有「幼沙至石礫底」較淺水域出沒︰「海膽所產幼體是浮游性質,隨海潮飄流至適合生境着地後,再攝食底表的有機物和藻類成長,因本港潮汐介乎0至2.5米,退潮時祼露海床可深至2米多,故該處海膽或留在淺灘或露出沙地,易遭人誤踩。」
踩中海膽難清創 水母螫傷易留疤
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指出,海膽刺尖銳而脆弱,一旦在皮下碎裂會難以清創,引致發炎和流膿。
莊棣華指香港常見「螫性」水母有「白色霞水母」(俗稱白鮓、幽靈水母)及「口冠水母」(俗稱火鮓、砲彈水母)。
在陽光普照日子,海面光照度和溫度較高,水母一般會待在深水區。惟下雨日子,天色陰暗且水溫下降,水母便會浮至淺海面,易與泳客相逢︰「水母觸手可長達數米,往往未見水母,先被透明觸手表面無數刺胞螫傷。」
侯醫生補充,接觸水母後會有「被玻璃鎅一下、電一下」的痛感,傷口會發炎、起水泡,易留下如灼傷印痕。
老虎魚含毒素 水蛭可致流血不止
在海邊垂釣則要防備「毒魚」。莊指,本港常見的長棘擬鱗鮋(俗稱老虎魚),在背鰭前排鰭棘具毒腺,主要用作防衞捕食者,若赤手觸摸牠易被刺傷,毒液注入皮膚會造成劇痛︰「最常見是釣魚客誤認牠是石狗公(學名︰褐平鮋),試圖徒手取下魚鈎時出事,部分人形容過敏反應的痛楚如『斷臂』。」
侯醫生表示,老虎魚毒素會令身體出現中毒反應,嚴重者傷口可能壞死,建議被刺後拍下「毒魚」相片,讓醫生判斷是否需用解毒劑。
另在溪澗游玩應避免赤腳入濕地沼澤、廢棄水田等靜止淡水,以免遇上水蛭。莊指本港常見水蛭有「日本醫蛭」,其天然宿主有牛、青蛙和魚等脊椎動物,人若站在水中,水蛭會因水面波動感知其存在,迅速游近並附上表皮,並用口中1至3片半圓形顎切開宿主皮膚,造成小傷口吸血,期間會釋出多種抗凝血酶及水蛭素,令傷口血流不止數小時。
侯醫生提醒,應避免在郊外浸腳,若用溪水洗面應先兜起查看有否異物。他指曾有病例是在溪中游水遭水蛭「入鼻」,致黏膜長期受損,令病人長期流鼻血及頭痛。
認知障礙 │ 機械BB識笑識眨眼 助認知障礙長者改善情緒,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脫芷晴
責任編輯:林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