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季不少人都出現敏感症狀,有專科醫生指,因鼻敏感求診人數較夏季增20至30%,主要是因溫度突變,加上經常戴口罩,皮膚受口罩物料刺激及空氣不流通誘發鼻痕、打噴嚏等症狀,部分人或因鼻水倒流,引起氣管敏感,提醒日常生活要多注意致敏原,並多做帶氧運動。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鄧志豪表示,今季因鼻敏感求診人士,較夏季增20至30%,主要因溫度突變,冷熱溫差大誘發。他解釋,鼻敏感是一種過敏性鼻炎,由於身體接觸到一些致敏原,令到身體產生免疫球蛋白IgE抗體,誘發免疫系統出現發炎連鎖反應,包括上呼吸道。他指,一般是遺傳及環境因素所致,常見症狀包括流鼻水、打噴嚏、鼻痕、鼻塞、鼻水倒流,甚至「敏感咳」,即乾咳、喉嚨痕。
口罩物料刺激 易誘發鼻痕等症狀
他續說,如長期鼻膜腫脹會出現嚴重併發症,例如鼻竇炎,即因長期鼻塞,致鼻竇分泌物難以排除,造成細菌或黴菌感染而發炎,症狀包括鼻竇位置腫脹、鼻分泌物會呈黏性及黃綠色。小部分患者更會出現較罕見的細菌經鼻顱骶骨感染眼球,引起眼膜炎,嚴重者可致盲。
另他稱,氣管敏感與鼻敏感息息相關,可因鼻水倒流刺激氣管,症狀除乾咳、喉嚨痕外,晚上亦會「咳醒」,但他強調,氣管敏感並非哮喘,部分個案毋須用藥亦可紓緩氣管收窄。
疫情下戴口罩成新常態,他表示,戴口罩可減少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流感,但現時科學證據所見,戴口罩未能減低鼻敏感、氣管敏感復發,反之因鼻孔受口罩物料刺激及空氣不流通,更易誘發鼻痕、打噴嚏等症狀。
用藥紓緩症狀 日常宜避開致敏原
他提醒,鼻敏感及氣管敏感因受環境因素影響,未能完全根治,只能用藥紓緩症狀,包括類固醇噴劑、口服抗敏藥、生理鹽水等,建議患者除留意日常生活致敏原,如塵蟎、動物毛髮、花粉等,亦要多做帶氧運動,助上呼吸道保持健康。
記者︰謝雅寶
編輯:林子豐
美術:陳超雄
-
-
末日預言倒數︱鹿兒島6弱強震十島村緊急避難 外海狂震逾千次 監測數據直衝天際 |
|
-
腦退化|65歲婦患早期腦退化 靠4招不服藥半年逆轉 醫生:護腦關鍵要食這種魚 |
|
-
周驄離世丨「TVB御用爺爺」周驄離世享年92歲 傳不敵肺炎病逝 |
|
-
Diogo Jota離世︱迪亞高祖達車禍離世終年28歲 完婚僅10日遺3兒女、胞弟同身亡 意外現場曝光 |
|
-
充電注意丨深水埗「喜居」凌晨奪命火 41歲男子疑逃生失足墮亡證為TVB新聞部攝影師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疫下常戴口罩 鼻及氣管敏感發作
疫下常戴口罩 鼻及氣管敏感發作
轉季不少人都出現敏感症狀,有專科醫生指,因鼻敏感求診人數較夏季增20至30%,主要是因溫度突變,加上經常戴口罩,皮膚受口罩物料刺激及空氣不流通誘發鼻痕、打噴嚏等症狀,部分人或因鼻水倒流,引起氣管敏感,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2813709%2F%E7%96%AB%E4%B8%8B%E5%B8%B8%E6%88%B4%E5%8F%A3%E7%BD%A9%20%E9%BC%BB%E5%8F%8A%E6%B0%A3%E7%AE%A1%E6%95%8F%E6%84%9F%E7%99%BC%E4%BD%9C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2813709/疫下常戴口罩 鼻及氣管敏感發作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810000/2813709/040_01_a_20201127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810000/2813709/
港聞
503001013
007
2813709
503
503001
港聞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2acddecf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74e16157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a0970ec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5a985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