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我在《經濟通》的專欄提到,我的姊妹Lisa去年以孖展形式認購阿里巴巴(9988-SW)有意外收穫,近期食髓知味,再以孖展形式大手認購網易(9999-S)和緊接着上市的京東(9618-SW)(大約借幾千萬去抽),誰不知這兩次的經驗都令她相當失望。
最主要原因是分得少,結果利息成本攤分至獲配的股票時,每股成本便要增加5至8元左右,但網易和京東上市不久,股價就回落至Lisa的總成本價。一言以蔽之,不用做大額孖展也可以在股票上市後不久於巿場任買。
另外,Lisa也歸咎這兩隻股票都是在美國第一上市,因此,股價在很大程度上要緊隨美股的方向,即是「想像空間」始終有限。周末我跟她見面時,再跟她談及此事。她問我,如果下次要以大手認購新股,是否應該集中一些在「B仔股」身上。
生物科技公司上巿時未有收入
在此,我要解釋一下何謂B字股。這要追溯到2018年的上市規則改革。當時除了批准有特別投票權架構(簡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申請上市之外,還有另一重大放寬,就是容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申請上市。為了讓投資者易於識別哪些是生物科技公司,港交所要求在她們的股票編號後面加個B字,代表生物科技公司Biotech,市場也戲稱這些公司做「B仔股」。自此以後,陸續有生物科技公司申請上市,短短兩年間,已經有17間這類生物科技公司上了市。
首隻未賺錢兼「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歌禮製藥(1672-B,下稱歌禮)於2018年8月率先上市。這隻歌禮製藥是到目前為止表現最差的一隻B仔股,她的招股價是14元,但上周五收市只報3.25元,即是股價跌了7成多。
但奇妙的是,第二隻上市的B字股華領醫藥(2552-B),表現已經比歌禮稍好,雖然上市至今仍然跌破招股價,但跌幅相對輕微。由第三隻B仔股信達生物(1801-B)和第四隻的君實生物(1877-B)起,B仔股的表現已經脫胎換骨,當中不少都錄得可觀的升幅。例如信達生物,她的招股價是13.98元,上周五收市報60元,比招股價升了3倍多;而君實生物也差不多,招股價19.38元,上周五收報59元,比招股價升了兩倍。
如果要我評價這個B仔股的板塊,我只能形容是十分參差,投資者最好「唔識唔買」。但今日我先以列表方式,交代一下已經上市的十幾隻B仔股的業務和上市後的股價表現,下次再替大家綜合分析她們的投資價值,以及是否值得做孖展認購。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