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安全】嘆自助餐鮑魚驚見生猛蟲蟲 餐廳辯稱「高蛋白質」專家咁講...【附處理鮑魚方法】

發佈時間: 2020/05/19

【食用安全】嘆自助餐鮑魚驚見生猛蟲蟲 餐廳辯稱「高蛋白質」專家咁講...【附處理鮑魚方法】

食自助餐竟遇「蟲出沒」? 內地有一家人近日到一間餐廳享用自助餐,期間發現餐碟上的鮑魚,竟然鑽出數條會蠕動的蟲。未料投訴後,餐廳竟回應指該種蟲含有高蛋白質,堅稱「正常的、可以吃的」,一怒之下決定向店方索償。本港有海鮮專家表示,鮑魚有蟲無論在觀感或進食方面都非常不雅,為確保安全,建議食客不要進食。

據內地傳媒報道,內地一名王姓婦人近日帶同家人到餐廳享用海鮮自助餐,期間她拿了幾隻鮑魚打算大快朵頤之際,竟然看到有數條長蟲從鮑魚中鑽出,當場嚇壞。憤憤不平的她立即向涉事餐廳投訴,惟對方竟聲稱該種蟲是俗稱「沙蟲」的「沙蠶」,屬常見寄生蟲,並指「這是正常的,可以吃的,高蛋白」。

王婦不接受餐廳解釋,隨即反駁道:

「我不是來吃蟲子的,即使你這個東西可以吃,那你為甚麼不再弄一盤放在那邊,讓客人去挑呢?」

為平息紛爭,餐廳最後願意免除王婦一行6人共710元人民幣(約780港元)的費用。惟王婦不滿意涉事餐廳的態度,要求對方「一賠十」及作出正式道歉。

{{hket:inline-image name="12.PNG"}}{{/hket:inline-image}}

(影片截圖)

{{hket:inline-image name="U.jpeg"}}{{/hket:inline-image}}

事主一家進食飽魚時驚見長蟲,狀甚駭人。(影片截圖)

事件引起內地網民熱議,有人支持餐廳的說法,指沙蠶不是寄生蟲,一般用作魚餌,部分地區更會以沙蠶入饌,營養豐富且價值不菲,批評事主「走寶」。也有人批評涉事餐廳明顯有衛生問題,「管你是不是比鮑魚還貴,在鮑魚裡面吃出來就是處理不到位,就是衛生有問題,你賺自助的錢不應該處理乾淨食材?」、「蟑螂其實炸了也是高蛋白, 可我就不想吃蟲類」。同時也有網民認為涉事餐廳有錯,但事主「一賠十」之要求亦屬過分,有敲詐之嫌。

海鮮專家建議不要進食

香港海鮮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接受《晴報》訪時指出,圖中長蟲外形看似沙蟲,一般當作魚餌,含豐富蛋白質,估計對人體無害,但為安全起見建議食客不要進食。他續指,鮑魚突然有蟲出沒,無論觀感或進食都非常不雅,一般情況下,餐廳應該會發現鮑魚有蟲,並且要馬上取走。

他建議市民烹煮鮑魚前,一定要徹底清除内臟,因為内臟為鮑魚消化系統,有可能吸收了食海洋有毒物質,如有毒海藻類,連同内臟一齊進食恐有中毒風險。

而「丁丁海鮮外送」負責人Michael受訪問時則表示,同類情況並不常見,一般情況下,若市民處理海鮮時發現有其他浮游生物,要先清洗乾淨再徹底煮熟方可食用,

「有時鮑魚殼上都會有機會有少許浮游生物黏附的,不過正常清潔就可以啦。」

他提醒,清洗時不要太用力拭擦鮑魚表面,否則有機會弄死鮑魚或影響口感,肉質會失去彈性,味道大打折扣。

 

撰文:黎穎芯